夏季雌性藏羚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

被引:31
作者
连新明
张同作
曹伊凡
蔡振媛
苏建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藏羚; 可可西里; 夏季; 行为时间分配; 活动节律;
D O I
10.16829/j.slxb.2007.01.008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3至2005年的6~9,采用目标动物观察法在可可西里观察夏季雌性藏羚的昼间行为。将雌性藏羚的行为分为觅食、警戒、卧息、移动和“其他”5种类型,各类行为所占时间比例分别为59.1%、7.3%、19.4%、13.0%和1.3%。觅食消耗的时间最多,是藏羚的常见行为,卧息、移动和警戒次之,而“其他”行为消耗时间最短。觅食、警戒、卧息和移动的累计时间在不同时段之间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觅食行为存在3个高峰,分别在10∶00~11∶00,13∶00~14∶00和18∶00~19∶00;警戒的高峰期出现在早上08∶00~09∶00,在15∶00~16∶00以及17∶00~18∶00也分别出现小的高峰,但不明显;卧息行为表现为双峰形,分别为11∶00~12∶00和16∶00~17∶00。移动行为也表现为双峰,出现在08∶00~09∶00和15∶00~16∶00;“其他”行为在各时段间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贺兰山岩羊不同年龄和性别昼间时间分配的季节差异 [J].
刘振生 ;
王小明 ;
李志刚 ;
崔多英 ;
李新庆 .
动物学研究, 2005, (04) :350-357
[2]   可可西里地区藏羚的社群特征 [J].
连新明 ;
苏建平 ;
张同作 ;
曹伊凡 .
生态学报, 2005, (06) :1341-1346
[3]   圈养条件下岩羊冬季昼间的行为及活动规律 [J].
刘振生 ;
王小明 ;
曹丽荣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1) :41-43+51
[4]   四川梅花鹿春季昼夜活动节律与时间分配 [J].
刘昊 ;
石红艳 ;
胡锦矗 .
兽类学报, 2004, (04) :282-285
[5]   青藏公路沿线白昼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对藏羚羊迁徙的影响 [J].
裘丽 ;
冯祚建 .
动物学报, 2004, (04) :669-674
[6]   爱羚:第一只家养成功的藏羚 [J].
苏建平 ;
连新明 ;
曹伊凡 ;
崔庆虎 ;
张同作 .
兽类学报, 2003, (01) :83-84
[7]   半圈养条件下白唇鹿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的研究 [J].
何利军 ;
丁由中 ;
王小明 ;
夏述忠 .
生态学杂志, 2001, (02) :27-29
[8]   麋鹿行为谱及PAE编码系统 [J].
蒋志刚 .
兽类学报, 2000, (01) :1-12
[9]   普氏原羚昼间行为时间分配的研究 [J].
陈立伟 ;
冯祚建 ;
蔡平 ;
李永波 ;
陈洪舰 ;
蒋志刚 .
兽类学报, 1997, (03) :13-15+17-24
[10]   西藏东南部兽类的区系调查 [J].
冯祚建 ;
郑昌琳 ;
蔡桂全 .
动物学报, 1980, (01) :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