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岩羊不同年龄和性别昼间时间分配的季节差异

被引:53
作者
刘振生
王小明
李志刚
崔多英
李新庆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3]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4] 黑龙江哈尔滨
[5] 上海
[6] 宁夏银川
关键词
岩羊; 活动节律; 时间分配; 贺兰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1 [动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3年11月—2004年10月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在每个月的11—20日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利用SJ1型电子事件记录器观察记录岩羊的取食、休息、运动、站立和其他行为。冬季每天的观察时间为8:00—17:00,春、秋季为7:00—18:00,夏季为6:00—20:00。采用非参数估计中的2个相关样本的Wilcoxon检验、2个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U检验和K个独立样本的KruskalWallisH检验对岩羊不同性别、年龄以及季节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岩羊行为的年时间分配,取食行为最高[(63.49±7.82)%];其次是休息[(19.32±6.79)%];运动和站立较低[分别占(8.03±0.91)%和(6.66±0.57)%];其他行为所占比例最低[(2.67±0.34)%];一年中7月取食行为最低,休息最高;而在2月取食最高,运动、站立和其他行为变化不大。②春夏秋3个季节的昼间取食行为均呈现2个(清晨和黄昏)明显高峰;冬季1天中取食均达到60%以上,其他行为明显高于另外3个季节。③不同年龄年取食行为:成体和亚成体>幼体;休息:成体和亚成体<幼体;运动和站立:幼体<成体和亚成体;亚成体的运动高于成体,而站立低于成体。④不同性别月取食行为:雄性在2月最高,其余月份均低于70%;而雌性虽然也是2月最高,但从11月—次年2月均超过70%;休息行为雌雄接近;运动行为雄性高于雌性。贺兰山岩羊的昼间时间分配与许多温带有蹄类动物一样,食物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以及岩羊自身不同的生长阶段和生理时期是决定其昼间时间分配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50 / 35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贺兰山区马鹿对冬季生境的选择性 [J].
刘振生 ;
曹丽荣 ;
翟昊 ;
胡天华 ;
王小明 .
动物学研究, 2004, (05) :403-409
[2]   四川梅花鹿的昼夜活动节律与时间分配 [J].
郭延蜀 .
兽类学报, 2003, (02) :104-108
[3]   散放条件下春季梅花鹿行为时间分配的研究 [J].
刘振生 ;
吴建平 ;
滕丽微 .
生态学杂志, 2002, (06) :29-32
[4]   饲养条件下羚牛母幼行为的初步研究 [J].
康蔼黎 ;
张恩迪 .
动物学杂志, 2001, (02) :19-22
[5]   贺兰山岩羊的生命表和春夏季节社群结构的研究 [J].
梁云媚 ;
王小明 .
兽类学报, 2000, (04) :258-262
[6]   半散放条件下梅花鹿初夏昼间活动节律 [J].
刘振生 ;
吴建平 ;
滕丽薇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6) :53-56
[7]   黄羊日活动的间分配的季节变化 [J].
关东明 ;
高中信 .
野生动物, 1999, (02) :32-33
[8]   贺兰山岩羊种群生态及保护 [J].
王小明 ;
刘志霄 ;
徐宏发 ;
李明 ;
李元广 .
生物多样性, 1998, (01) :1-5
[9]   春季岩羊种群生态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J].
王小明 ;
李明 ;
唐绍祥 ;
刘志霄 .
兽类学报, 1998, (01) :28-34
[10]   普氏原羚昼间行为时间分配的研究 [J].
陈立伟 ;
冯祚建 ;
蔡平 ;
李永波 ;
陈洪舰 ;
蒋志刚 .
兽类学报, 1997, (03) :13-15+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