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山阳县池沟地区斑岩成矿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

被引:20
作者
张西社 [1 ]
王瑞廷 [2 ]
机构
[1]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三总队
[2]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院
关键词
铜钼矿; 斑岩;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陕西山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池沟地区小斑岩体广泛发育,岩体多呈北东向展布的串珠状小岩株或岩枝产出,属燕山期高钾钙碱性系列I型花岗岩,具(似)斑状特征。区内出现有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斑岩型铜矿、斑岩型钼矿、矽卡岩型铜矿、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等4种类型金属矿化。蚀变、化探异常及矿化均围绕斑岩体呈(环)带状分布,由岩体往外依次出现钼、铜、金矿化的分带性,构成斑岩-矽卡岩-热液脉型铜钼金矿成矿系列,岩体成岩成矿同步,表现出明显的斑岩成矿规律。该区7个岩体群中Ⅰ号岩体是主岩,Ⅰ号岩体内及边部主要为钼矿化,向外则依次出现铜矿化、金矿化,且矿化分带与岩体岩性、围岩蚀变和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的分带完全一致。综合研究认为,Ⅰ号岩体西、南外围是另一处铜矿富集的部位,通过深部钻探控制,有望找到具一定工业价值的铜矿体。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秦岭造山与金属成矿.[M].王相等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2]  
陕西柞水-山阳成矿带区域地球化学.[M].张本仁等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3]  
中国斑岩铜(钼)矿床.[M].芮宗瑶;黄崇轲;齐国明等 著.地质出版社.1984,
[4]   粤西-桂东成矿带园珠顶铜钼矿床成矿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J].
钟立峰 ;
夏斌 ;
刘立文 ;
李杰 ;
林秀广 ;
徐力峰 ;
林良庄 .
矿床地质, 2010, 29 (03) :395-404
[5]   秦岭造山带柞水-山阳沉积盆地铜矿勘查思路与方法 [J].
任涛 ;
王瑞廷 ;
王向阳 ;
夏长玲 ;
郭延辉 .
地质学报, 2009, 83 (11) :1730-1738
[6]   柞水—山阳多金属矿集区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分析 [J].
王瑞廷 ;
李剑斌 ;
任涛 ;
杨智慧 ;
毛景文 ;
王涛 .
中国地质, 2008, (06) :1291-1298
[8]   南秦岭山柞旬-安康地区的两次逆冲推覆和Ⅱ型造山带基本特征 [J].
杨志华 ;
朱志军 ;
王北颖 ;
周美夫 ;
赵太平 ;
苏生瑞 ;
张虹波 ;
赵晓宁 .
西北地质, 2002, (01)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