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茎泽兰叶片气体交换的气孔调节特性:对其入侵能力的意义(英文)

被引:14
作者
祖元刚
王文杰
杨逢建
赵则海
曹建国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紫茎泽兰; 气孔调节; 非气孔调节; 水分利用效率; 入侵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紫茎泽兰是一个典型的外来入侵植物。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分布于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市郊(2 7°2 8′36″N ,1 0 2°1 2′2 8″E)的紫茎泽兰的气体交换特性进行测定,并与本地8个伴生种和其他1 2个分布于我国不同地区和日本的入侵种和本地种进行比较。目的是探讨气孔调节在日变化过程和长期干旱与湿润生境上的差异及其对紫茎泽兰入侵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紫茎泽兰光合午休现象明显,气孔调节和非气孔调节共同控制了紫茎泽兰的光合日进程模式,而以气孔调节最为重要。非气孔调节主要是通过羧化效率的降低,从而影响表观量子效率或其他光合过程来实现的,而气孔调节主要是通过降低胞间CO2 浓度,提高气孔限制值来实现的,这与其他种的差异不大。经过长期的野外不同湿度环境适应后,气孔调节出现了一定的弹性变化。在气孔导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和土壤有效氮含量差异不明显,湿生生境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干生生境,并导致了叶片含氮量显著提高。气孔在调节紫茎泽兰水分利用效率方面有别于所测定的其他2 0种植物,在湿生生境下随气孔导度下降,水分利用效率下降,而在干生生境下则显著升高。因此,紫茎泽兰同时兼有“省水”植物和“费水”植物的双重特点,这一灵活水分利用特点保证了它在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边缘效应带促进红松生长的光合生理生态学研究 [J].
王文杰 ;
祖元刚 ;
杨逢建 ;
王慧梅 ;
王非 .
生态学报, 2003, (11) :2318-2326
[2]   不同风沙条件对几种植物生态生理特征的影响 [J].
于云江 ;
史培军 ;
鲁春霞 ;
刘家琼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1) :53-58
[3]   生物入侵机制研究进展 [J].
徐承远 ;
张文驹 ;
卢宝荣 ;
陈家宽 .
生物多样性, 2001, (04) :430-438
[4]   毛乌素沙地若干植物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种间及生境间差异(英文) [J].
蒋高明 ;
何维明 .
植物学报, 1999, (10) :91-101
[5]  
四川省毒害植物——紫茎泽兰调查报告[J]. 周俗,谢永良.四川草原. 1999(02)
[6]   青藏高原东部不同海拔高度裂叶沙参气体交换与水分利用效率 [J].
祖元刚 ;
阎秀峰 ;
张文辉 ;
吴双秀 ;
周福军 ;
孙海芹 .
植物学报, 1998, (10) :68-75
[7]   光合作用气孔限制分析中的一些问题 [J].
许大全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7, (04) :241-244
[8]   紫茎泽兰个体生物及生态学特性研究 [J].
刘伦辉 ;
刘文耀 ;
郑征 ;
荆桂芬 .
生态学报, 1989, (01) :66-70
[9]   紫茎泽兰的光合作用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 [J].
刘文耀 ;
刘伦辉 ;
郑征 .
云南植物研究, 1988, (02) :175-181
[10]   Diurnal oscillation in the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of spring wheat under the semiarid conditions [J].
Deng, XP ;
Shan, L ;
Ma, YQ ;
Inanaga, S .
PHOTOSYNTHETICA, 2000, 38 (02) :18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