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黄淮海流域旱涝时空分布及组合特性
被引:24
作者:

杨志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袁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赢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翁白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旱涝;
时空分布;
下垫面修正;
黄淮海流域;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13.05.014
中图分类号:
P333.2 [暴雨洪涝的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以黄淮海流域及其周边地区204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日降水过程资料、国家1∶25万DEM数据和1∶20万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在利用降水Z指数对黄淮海流域旱涝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采用下垫面数据对结果进行修正,并分析黄淮海流域旱涝面积的时间变化特征,对黄淮海地区的易旱区、易涝区进行了划分,进一步选取集对分析法划分了流域内季节间旱涝交替的易发区。结果表明:黄淮海流域内夏秋两季旱涝问题较为严重,且秋旱面积上升趋势较为明显;黄河和海河流域以干旱居多,淮河则是干旱和雨涝并存,季节间的旱涝交替多集中在淮河流域中上游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617 / 6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海河流域1469~2008年旱涝变化趋势及演变特征分析
[J].
卢路
;
刘家宏
;
秦大庸
.
水电能源科学,
2011, 29 (09)
:8-1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近50年来淮河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及统计特征
[J].
佘敦先
;
夏军
;
张永勇
;
杜鸿
.
地理学报,
2011, 66 (09)
:1200-1210

佘敦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夏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张永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气候变化下水文极端事件变化预测研究进展
[J].
杨涛
;
陆桂华
;
李会会
;
何海
;
王晓燕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 (02)
:279-28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陆桂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晓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
水土资源对旱涝灾害的承险脆弱性研究方法探讨
[J].
龙鑫
;
成升魁
;
甄霖
;
杨莉
;
姜鲁光
.
资源科学,
2010, 32 (05)
:1000-100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黄淮海平原雨养条件下冬小麦水分胁迫分析
[J].
刘明
;
武建军
;
吕爱锋
;
赵林
;
何斌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4)
:427-432

刘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气候变化对淮河防洪与排涝管理项目的影响及适应对策研究
[J].
程晓陶
;
王静
;
夏军
;
任国玉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6)
:324-329

程晓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

王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

夏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

任国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
[7]
中国极端降水事件的区域性和持续性研究
[J].
闵屾
;
钱永甫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 (06)
:763-771

闵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钱永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8]
基于集对分析的年径流丰枯分类新方法
[J].
王文圣
;
向红莲
;
李跃清
;
王顺久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8, (05)
:1-6

王文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顺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9]
中国陆地基本地貌类型及其划分指标探讨
[J].
李炳元
;
潘保田
;
韩嘉福
.
第四纪研究,
2008, (04)
:535-543

李炳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潘保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理系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韩嘉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0]
河北省近40年干旱变化特征分析
[J].
阮新
;
刘学锋
;
李元华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01)
:50-53

阮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气候中心

刘学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气候中心

李元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气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