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释氮肥对水稻秧苗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32
作者
杨越超 [1 ]
张民 [1 ]
陈剑秋 [2 ]
段路路 [3 ]
耿毓清 [1 ]
郑磊 [2 ]
机构
[1] 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3] 上海化工研究院
关键词
控释氮肥; 接触施肥; 水稻秧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5.6 [时效肥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种肥接触水稻育苗试验,比较秧苗叶片中几种酶活性和激素含量,探明接触性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效应和机理,以确定控释肥在水稻育苗上的最佳施用量和施用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种子与大量控释氮肥接触的条件下仍能安全萌发,且用量为800 g/盘和1000 g/盘时能够明显促进水稻秧苗的生长发育;在同等施肥量的条件下,肥料在种子下方接触施用的方法最有利于秧苗的生长;控释氮肥用量为800 g/盘和1000 g/盘时,秧苗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高于常规尿素处理,而丙二醛(MDA)含量则低于常规尿素处理,这有利于促进水稻秧苗的生长;控释氮肥用量为1200 g/盘时,会导致叶片内的SOD、CAT和AsA-POD活性明显降低和MDA含量的相对增加;随控释氮肥用量的增加,秧苗叶片生长素(IAA)逐渐增加,但当达到1200 g/盘时,IAA含量突然增加;另外,氮素缺乏和过多都会诱导秧苗体内脱落酸(ABA)含量明显增加而不利于秧苗正常生长。
引用
收藏
页码:1126 / 113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低钾胁迫对水稻苗期矿质营养吸收和植物激素含量的影响 [J].
库文珍 ;
彭克勤 ;
张雪芹 ;
童建华 ;
周浩 ;
萧浪涛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1) :69-75
[2]   包膜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率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 [J].
杨越超 ;
张民 ;
马丽 ;
陈剑秋 ;
耿毓清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4) :730-738
[3]  
Nitrogen Cycling and Losses Under Rice-Wheat Rotations with Coated Urea and Urea in the Taihu Lake Region[J]. H.YASUKAZU.Pedosphere. 2007(01)
[4]   稻田中氮肥损失途径研究进展 [J].
尹娟 ;
勉韶平 .
农业科学研究, 2005, (02) :76-80+98
[5]   高聚物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特性及其评价方法 [J].
张玉凤 ;
曹一平 ;
陈凯 ;
张福锁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5) :83-87
[6]   水稻旱育秧苗抗旱生理特性研究 [J].
赵言文 ;
丁艳锋 ;
陈留根 ;
黄丕生 .
中国农业科学, 2001, (03) :283-291
[7]   控水条件下水稻旱育秧苗的形态生理特征 [J].
王维 ;
杨建昌 ;
朱庆森 .
江苏农业研究, 2001, (01) :16-20+52
[8]   细胞分裂素在植物抗逆和延衰中的作用 [J].
王三根 .
植物学通报, 2000, (02) :121-126+167
[9]   早稻旱育秧形态、组织结构和生理特性 [J].
卢向阳 ;
彭丽莎 ;
唐湘如 ;
刘选民 ;
罗泽民 .
作物学报, 1997, (03) :360-369
[10]   水稻在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脯氨酸的累积与抗旱性的关系 [J].
杨建昌,王志琴,朱庆森 .
中国水稻科学, 1995, (02) :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