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东营凹陷油气成藏期次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55
作者:

朱光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金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戴金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水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郭长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林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机构:
[1]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3]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烃源岩;
成藏期次;
油气分布规律;
东营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营凹陷发育了咸水湖相沙河街组四段上部烃源岩和半咸水深湖相的沙河街组三段下部烃源岩两套有效烃源岩。根据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储层流体包裹体等资料 ,将油气藏的形成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第一期为早第三纪东营期末 ,凹陷中心的沙河街组四段上部烃源岩已进入生油门限并开始排烃 ,后由于喜山运动使全区遭受抬升和剥蚀 ,油气生成过程中断 ,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表明 ,此阶段的原油成熟度较低 ,油气生成数量有限 ;第二期为晚第三纪至第四纪沉积时期 ,伴随着凹陷的持续全面沉降和深埋 ,沙河街组三段下部和沙河街组四段上部烃源岩进一步成熟 ,生烃作用增强 ,原油的成熟度较高。两次成藏的原油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凹陷边缘油藏的原油主要来自沙河街组四段上部烃源岩 ,原油成熟度较低 ,是早期充注成藏的 ;生油凹陷中心油藏的原油主要来自沙河街组三段下部烃源岩 ,原油成熟度较高 ,为第二期充注成藏的 ;而过渡带 (斜坡带 )油藏的油气来源及成藏期比较复杂 ,总体特征是混源聚集、多期充注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209 / 2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 济阳坳陷胜坨油田原油物性及其成因探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 9 - 13朱光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金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周建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王铜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李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张林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2] 东营凹陷两套优质烃源岩层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 沉积学报, 2003, (03) : 506 - 512朱光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金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 [3]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4) : 403 - 409王建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肖贤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郭汝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鹿洪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喜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4] 昌潍坳陷潍北凹陷热历史和油气成藏期次[J]. 地质科学, 2003, (03) : 332 - 341邱楠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蔡进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善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曾溅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 东营凹陷旋回式深湖相烃源岩研究[J]. 地质科学 , 2003, (02) : 254 - 262朱光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金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周建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 [6]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及其意义[J]. 地球化学, 2003, (01) : 35 - 42张林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孔祥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张春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周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徐兴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李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7] 中国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与勘探对策[J]. 石油学报, 2002, (06) : 1 - 11+7赵文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何登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8] 烃源岩的非均质性研究——以东营凹陷牛38井为例[J]. 石油学报, 2002, (05) : 34 - 39+5朱光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金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 [9] 关于古生界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评价标准[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 8 - 12张水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梁狄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张大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10] 东营三角洲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地层格架初步研究及油气勘探意义[J]. 沉积学报, 2001, (04) : 569 - 574邱桂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居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从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