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制度下紫色土坡耕地氮素流失特征

被引:24
作者
汪涛
朱波
武永锋
况福虹
徐泰平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西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3]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成都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5] 北京
[6] 四川成都
[7] 重庆
[8] 四川成都
关键词
施肥制度; 紫色土; 坡耕地; 氮素流失;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5.05.016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野外径流小区试验,比较了川中紫色土丘陵区12种不同施肥制度下坡耕地侵蚀产沙特征和氮素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在单次降雨量达到44 mm时,相对于不施肥而言,农家肥配施化肥分别降低坡地径流与侵蚀量68.2%,67.3%,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分别降低80.3%,92.6%。不同施肥制度下随地表径流迁移的颗粒态氮占总氮的比例大部分都在60.0%以上。坡耕地平衡施肥能降低坡耕地土壤氮素随径流的损失,增施了磷、钾肥后,总氮迁移量分别降低了41.0%和46.1%。与不施肥相比较,农家肥配施化肥减少径流总氮69.0%,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减少90.5%。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土壤有机碳库与土壤结构稳定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J].
彭新华 ;
张斌 ;
赵其国 .
土壤学报, 2004, (04) :618-623
[2]   施肥条件下瘠薄红壤的物理肥力恢复特征 [J].
李忠佩 ;
林心雄 ;
程励励 .
土壤, 2003, (02) :112-117
[3]   不同雨强和坡度条件下紫色土养分流失规律研究 [J].
傅涛 ;
倪九派 ;
魏朝富 ;
谢德体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01) :71-74+101
[4]   川中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的演替 [J].
朱波 ;
高美荣 ;
刘刚才 ;
罗贵生 ;
张先婉 .
山地学报, 2003, (01) :56-62
[5]   北京地区农田氮素养分随地表径流流失机理 [J].
黄满湘 ;
章申 ;
张国梁 ;
张秀梅 .
地理学报, 2003, (01) :147-154
[6]   西苕溪流域不同土地类型下氮元素输移过程 [J].
梁涛 ;
张秀梅 ;
章申 ;
于兴修 ;
王浩 .
地理学报, 2002, (04) :389-396
[7]   秸秆还田对土壤蓄水保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J].
李 红 ;
周连第 ;
张有山 ;
杨国航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2, (01) :36-38
[8]   川中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集水区为例 [J].
朱波 ;
彭奎 ;
高美荣 ;
刘刚才 ;
张先婉 ;
不详 .
山地学报 , 2001, (S1) :14-19
[9]   氮磷配合对土壤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J].
张兴昌 ;
郑剑英 ;
吴瑞浚 ;
翟连宁 ;
马炳召 .
土壤通报, 2001, (03) :110-112+105
[10]   川中丘陵坡耕地水土保持与农业生产的发展 [J].
张建华 ;
赵燮京 ;
林超文 ;
庞良玉 ;
刘定辉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1) :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