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鉴定及利用

被引:4
作者
张会云 [1 ]
冯国华 [1 ]
刘东涛 [1 ]
刘世来 [1 ]
王来花 [1 ]
李德民 [1 ]
王静 [1 ]
王晓军 [2 ]
陈荣振 [1 ]
机构
[1] 徐州市农业科学院
[2] 徐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抗性鉴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2005-2007年对参加黄淮南片和江苏省区域试验的小麦新品种(系)及征集的国内外新品种(系)共计1 629份材料进行了纹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存在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的纹枯病病指也存在着一定差异。供鉴定的材料中未发现免疫或高抗品种,但有部分品种如034573、驻98010-115、京03-4321、GUADALVPE等抗性较好,两年病指均低于30%,且年际间抗性表现稳定,可作为抗病亲本加以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13 / 2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小麦纹枯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J].
张会云 ;
陈荣振 ;
冯国华 ;
刘东涛 ;
王静 ;
王晓军 ;
楼辰军 ;
张凤 .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06) :1150-1153
[2]   不同药剂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J].
朱高纪 ;
韦胜利 ;
李在峰 ;
张伟 ;
罗家传 .
河南农业科学, 2001, (09) :20-21
[3]   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纹枯病抗性及产量损失测定的研究 [J].
石明旺 ;
茹振钢 ;
牛立元 ;
欧行奇 ;
王远芹 ;
朱道元 .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 2000, (01) :15-18
[4]   1998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J].
史建荣 ;
王裕中 .
植物保护, 1999, (02) :18-20
[5]   江苏省麦类纹枯病历史发生情况回顾和影响因素探讨 [J].
刁春友 ;
李希平 ;
韩梅 ;
陆云梅 .
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9, (01) :11-14
[6]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和防治 [J].
赵洪义 ;
赵新建 ;
郭凤芝 ;
孟凡振 ;
林红远 ;
朱允高 ;
刘运民 ;
王久军 .
植物保护, 1998, (05) :24-26
[7]   菌龄与温度对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的影响 [J].
沈素文 ;
王裕中 ;
史建荣 ;
陈怀谷 .
江苏农业科学, 1997, (06) :35-37
[8]   江苏省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研究 [J].
史建荣 ;
王裕中 ;
沈素文 ;
陈怀谷 .
江苏农业学报, 1997, (03) :61-63
[9]   不同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机理的初步研究 [J].
张穗 ;
刘卫群 ;
陈汝梅 ;
田志玲 ;
许文霞 .
中国农学通报, 1994, (06) :9-12
[10]   麦类纹枯病防治研究——Ⅰ.大小麦及其轮作物丝核菌(Rhizoctonia spp.)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力比较 [J].
王裕中 ;
杨新宁 ;
史建荣 .
江苏农业学报, 1986, (04) :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