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地区民族研究在东南亚区域民族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被引:10
作者
童恩正
机构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权利主体; 民族; 中南半岛; 仙人洞遗址; 亚洲; 地貌; 大陆; 学术界; 民族研究学会; 地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认为,我国西南位于亚洲大陆与中南半岛的衔接处,大陆文化向南传播,滨海文化北上渗透,都必须经过这一咽喉地带。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决定我国西南地区民族研究的重要地位的首要因素。作者对比了泰国的和我国的一些古代遗址考古发现的资料,认为加强对西南民族的研究,不仅关系到解决西南各民族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中国民族古代文化的来源问题,以及整个亚洲太平洋区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裴李岗、磁山和仰韶——试论中原新石器文化的渊源及发展 [J].
安志敏 .
考古, 1979, (04) :335-346+334
[3]   裴李岗遗址一九七八年发掘简报 [J].
李友谋 .
考古, 1979, (03) :197-205+289
[5]   河姆渡遗址动植物遗存的鉴定研究 [J].
Natural History Section ;
Chekiang Provincial Museum .
考古学报, 1978, (01) :95-107+156
[6]   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 [J].
CPAM ;
Chekiang Province and Chekiang Provincial Museum .
考古学报, 1978, (01) :39-94+140
[8]   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 [J].
夏鼐 .
考古, 1977, (04) :217-232
[9]   岷江上游的石棺葬 [J].
冯汉骥 ;
童恩正 .
考古学报, 1973, (02) :41-60+160
[10]  
远古文化史[M]. 中华书局 , (苏)柴尔德(V.G.Childe)著,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