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23
作者
邓晓
石胜良
程道宾
叶子明
秦超
机构
[1]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颅内动脉狭窄; 危险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的狭窄程度、相关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为缺血性卒中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9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全DSA检查结果分为非狭窄组(狭窄<30%)与颅内动脉狭窄组(狭窄≥30%或闭塞),分析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血清脂蛋白(Lpa)等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1)本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为67.78%,发生率最高为大脑中动脉,其次颈内动脉颅内段和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发生率最低为大脑后动脉。(2)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容易发生颅内动脉狭窄,其回归系数、OR值、P值分别为1.659、5.256、0.002,1.657、5.241、0.046。(3)颅内动脉狭窄组HDL-C含量[(0.99±0.30)mmol/L]比非狭窄组[(1.30±0.50)mmol/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3,P=0.001)。(4)年龄、性别、吸烟、既往卒中史、脑血管病家族史、TC、TG、LDL-C、ApoA1、ApoB、Lpa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保护因素有HDL-C。
引用
收藏
页码:666 / 66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不同年龄的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J].
刘春梅 ;
姜建东 ;
王军 ;
刘汝铁 ;
杜颂伟 ;
周俊山 ;
王景涛 ;
杨杰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6, (06) :479-479
[2]   2型糖尿病患者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J].
林健雯 ;
G.Neil Thomas ;
黄如训 ;
方燕南 ;
黄家星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4, (02) :41-44
[3]   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J].
刘国荣 ;
李月春 ;
张京芬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3, (05) :46-48
[4]   Intracranial stenosi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J].
Wong, KS ;
Huang, YN ;
Gao, S ;
Lam, WWM ;
Chan, YL ;
Kay, R .
NEUROLOGY, 1998, 50 (03) :812-813
[5]   Vascular lesion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J].
Huang, YN ;
Gao, S ;
Li, SW ;
Huang, Y ;
Li, JF ;
Wong, KS ;
Kay, R .
NEUROLOGY, 1997, 48 (02) :52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