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卫星数据的小型水体蓝藻水华联合监测——以天津于桥水库为例

被引:18
作者
房旭 [1 ,2 ]
段洪涛 [2 ]
曹志刚 [2 ]
沈明 [2 ]
葛小三 [1 ]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水体富营养化; 蓝藻水华; 高分辨率卫星数据; 联合监测; 于桥水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呈扩张趋势,蓝藻水华不仅在太湖等大型湖泊频发,水面面积较小的天津于桥水库等也形势严峻,亟需加强卫星遥感监测.但是,以往在太湖等业务化使用非常成功的MODIS等卫星数据(约500 m),由于空间分辨率较低,难以满足小型水体的监测要求;而Landsat-8等空间分辨率较高的卫星数据(>30 m),通常重返周期较长,无法满足水华高频监测需求.本文以天津市于桥水库(面积约80 km2)为研究区,针对常用的卫星数据,从空间、时间、光谱范围和数据可获取性共4个方面,评价不同卫星数据蓝藻水华监测能力和算法,同时对不同卫星监测结果一致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筛选出国产HJ-1A\B CCD、GF-1 WFV和美国Landsat-8 OLI这3种卫星波段合适,空间分辨率较高,适用于桥水库蓝藻水华监测,但考虑到其重返周期较长,建议多星联合观测;(2)各个卫星监测结果与卫星影像目视解译结果基本一致,均方根误差和相对误差均分别控制在0.78 km2和4.9%以内;(3)不同卫星监测结果一致性良好,一致性精度达到99.5%;(4)根据历史影像结果,发现于桥水库2016年水质开始呈富营养化,藻华现象在夏、秋两季最为严重.研究表明,针对小型水面水体蓝藻水华监测,利用较高分辨率数据联合监测,是一种有效的替代策略,今后可在更多小型水域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967 / 97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一种蓝藻水华提取空间尺度效应分析 [J].
李晓俊 ;
马泽忠 ;
周志跃 .
遥感信息, 2016, 31 (05) :108-113
[2]   HJ-1B和Landsat卫星蓝藻水华监测能力评估——以洱海为例 [J].
张娇 ;
陈莉琼 ;
陈晓玲 ;
田礼乔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 27 (04) :38-43
[3]   基于FAI方法的洱海蓝藻水华遥感监测 [J].
张娇 ;
陈莉琼 ;
陈晓玲 .
湖泊科学, 2016, 28 (04) :718-725
[4]   基于环境卫星CCD数据的太湖蓝藻水华监测算法研究 [J].
佴兆骏 ;
段洪涛 ;
朱利 ;
曹志刚 ;
陈晓宁 ;
张玉超 ;
马荣华 .
湖泊科学, 2016, 28 (03) :624-634
[5]   基于逐步聚类分析的水库浮游藻类生长预测 [J].
常淳 ;
冯平 ;
孙冬梅 ;
张凯 .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09) :2805-2812
[6]   基于水质现场监测参数的于桥水库水体分层特征初步研究 [J].
周绪申 ;
计亚丽 ;
孔凡青 ;
王乙震 ;
张俊 ;
郭丽峰 ;
高越鹏 .
海河水利, 2015, (02) :19-21+48
[7]   于桥水库水污染因素调查分析 [J].
李雪娇 ;
孙翔宇 ;
孔庆杰 .
海河水利, 2013, (06) :27-28
[8]   基于卫星影像的太湖蓝藻水华遥感强度指数和等级划分算法设计 [J].
李旭文 ;
牛志春 ;
姜晟 ;
金焰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 (05) :23-30
[9]   中国水库生态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韩博平 .
湖泊科学, 2010, 22 (02) :151-160
[10]   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源地水质现状评价与保护对策 [J].
邢海燕 ;
暴柱 ;
宁文辉 .
海河水利, 2009, (03) :24-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