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中上游不同下垫面反照率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23
作者
孙俊 [1 ,2 ]
胡泽勇 [1 ]
荀学义 [1 ]
彭雯 [1 ]
吕斌 [2 ]
徐丽娇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四川省遂宁市气象局
关键词
黑河中上游; 反照率; 太阳高度角; 积雪; 土壤湿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2.9 [其他辐射];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黑河中上游6个自动气象站2008年6月-2009年5月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6种典型下垫面反照率变化特征和太阳高度角对反照率的影响,针对垭口站和花寨子站分别讨论了积雪和土壤湿度对反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太阳高度角对反照率的影响不同,不同的下垫面影响的程度也不一样。在积雪下垫面,太阳高度角对反照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森林;在牧草和农田站,夏季植被生长旺盛季,太阳高度角对反照率的影响要比冬季的大。观测资料分析表明,表层土壤湿度对反照率的影响非常显著,零星小雨虽然不能渗透到地表以下,但仍会引起表层土壤湿度增加,导致反照率出现短时明显降低。不同的降雨量对反照率的影响也不同。根据年平均反照率得出各种下垫面反照率的相对关系为高寒草甸>荒漠>牧草>农田>稀疏草地>森林。
引用
收藏
页码:607 / 6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半干旱区不同下垫面地表反照率变化特征 [J].
刘辉志 ;
涂钢 ;
董文杰 .
科学通报, 2008, (10) :1220-1227
[2]   稀疏植被地表反照率及土壤热传导率特征研究 [J].
王胜 ;
张强 ;
张鸿 .
中国沙漠, 2008, (01) :119-124
[3]   黑河下游鼎新戈壁近地层能量输送及微气象特征 [J].
王慧 ;
胡泽勇 ;
谷良雷 ;
李栋梁 .
高原气象 , 2007, (05) :938-945
[4]   藏北高原地表反照率的初步研究 [J].
李英 ;
胡泽勇 .
高原气象, 2006, (06) :1034-1041
[5]   冰雪反照率研究进展 [J].
蒋熹 .
冰川冻土, 2006, (05) :728-738
[6]   关于地表反照率遥感反演的几个问题 [J].
王介民 ;
高峰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4, (05) :295-300
[7]   用TM影像和DEM获取黑河流域地表反射率和反照率 [J].
刘三超 ;
张万昌 ;
蒋建军 ;
赵登忠 .
地理科学, 2003, (05) :585-591
[8]   黑河地区绿州和沙漠地面辐射收支的若干特征 [J].
季国良 ;
马晓燕 ;
邹基玲 ;
吕兰芝 .
干旱气象, 2003, (03) :29-33
[9]   西北干旱区地表辐射特性的初步研究 [J].
范丽军 ;
韦志刚 ;
董文杰 ;
卫国安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2, (03) :309-314
[10]   海北高寒草甸地区太阳总辐射、植被反射辐射的有关特征 [J].
李英年 ;
赵新全 ;
曹广民 ;
师生波 .
草地学报, 2002, (01) :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