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西南涡持续暴雨的GPS大气水汽总量特征

被引:25
作者
郝丽萍 [1 ]
邓佳 [1 ]
李国平 [2 ]
杨锦青 [3 ]
机构
[1] 四川省气象台
[2]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3] 广东省台山市气象局
关键词
地基GPS; 西南涡; 大气水汽总量; 水汽散度垂直通量; 持续性暴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P228.4 [全球定位系统(GPS)];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081105 ; 0818 ; 081802 ;
摘要
利用成都地区地基GPS遥感的大气水汽总量资料(GPS-PWV)、NCEP再分析资料、自动站降水量资料和探空站比湿资料,对2010年7月15—18日发生在四川盆地东北部的一次持续性暴雨的水汽变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重点探究这次大暴雨的影响系统(西南涡)发生、发展前后GPS-PWV的演变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水发生时,GPS-PWV通常在短时间内有急剧的上升,并在西南涡形成前达到最大值;西南涡完全形成时,GPS-PWV急升结束;西南涡东移,GPS-PWV继续下降到最低,降水趋于结束。与水汽通量散度相比较,水汽散度垂直通量能更好地描述暴雨过程中的强上升、辐合辐散运动以及水汽输送情况,它与GPS-PWV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此,GPS-PWV的急升与陡降对大暴雨的形成与减弱有一定指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30 / 23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2005年7月一次大暴雨过程的模拟和诊断分析 [J].
张恒德 ;
宗志平 ;
张友姝 .
大气科学学报, 2011, 34 (01) :85-92
[2]   2010年7月14~18日四川大暴雨过程区域模式预报性能分析 [J].
何光碧 ;
屠妮妮 ;
张利红 ;
卢萍 ;
肖玉华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0, 30 (04) :8-17
[3]   “0806”华南持续性暴雨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 [J].
何编 ;
孙照渤 .
气象科学, 2010, 30 (02) :164-171
[4]   强降水过程中垂直螺旋度和散度通量及其拓展形式的诊断分析 [J].
冉令坤 ;
楚艳丽 .
物理学报, 2009, 58 (11) :8094-8106
[5]   2002年6月14—15日暴雨的诊断分析和数值试验 [J].
沈桐立 ;
崔丽曼 ;
陈海山 .
大气科学学报, 2009, 32 (04) :483-489
[6]   地基GPS遥感观测北京地区水汽变化特征 [J].
柳典 ;
刘晓阳 .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20 (03) :346-353
[7]   不同云系降水过程中GPS可降水量的特征——华北地区典型个例分析 [J].
李国翠 ;
李国平 ;
连志鸾 ;
孙丽华 .
高原气象 , 2008, (05) :1066-1073
[8]   利用水汽总量资料诊断入梅时间的方法 [J].
曹晓岗 ;
丁金才 ;
叶其欣 ;
汪君 ;
邱黎华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6) :791-801
[9]   用GPS可降水量资料对一次大—暴雨过程的分析 [J].
姚建群 ;
丁金才 ;
王坚捍 ;
朱文耀 ;
宋淑丽 .
气象, 2005, (04) :48-52
[10]   利用GPS和云图资料监测北京地区中小尺度降水的研究 [J].
曹云昌 ;
方宗义 ;
李成才 ;
王迎春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1) :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