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城市低保受助者就业的政策因素分析——就业的双项逻辑回归模型及访谈实证研究

被引:19
作者
林辰乐
吕翔涛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就业; 就业政策; 职业培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已实施近二十年,并成为保护绝对贫困家庭生活的安全网。然而,不少学者提出要实施积极的社会救助政策,以促进贫困家庭自力更生。就业是提供可持续生计和发展的主要途径,所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就业,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本次研究结合6个城市受访者的社会经济背景,加入就业促进政策的自变量,在进行了双项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后发现,年轻、已婚、初中教育程度、劳动能力健全等因素对就业有正面影响;技能是低保受助者就业的关键;政策变量方面,职业培训是唯一有正面影响的因素。根据定量的数据和定性的访谈,本文提出了经实证的、有依据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1]  
转型期中国社会福利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韩克庆, 2011
[12]  
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张凤林著, 2006
[13]  
中国贫困地区农户劳动供给研究[M]. 华文出版社 , 都阳著, 2001
[14]  
Poor Mothers and Habits of Hiding: Participatory Methods in Poverty Research[J] . LisaDodson,LeahSchmalzbauer.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 2005 (4)
[15]  
Rethinking Equality and Difference: Disability Discrimination in Public Transportation[J] . The Yale Law Journal . 1988 (5)
[16]   中国农村贫困状况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J].
张秀兰 ;
徐月宾 ;
王韦华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7, (03) :58-72
[17]   超越统合救助模型:城市低保制度改革中的分类救助问题研究 [J].
李迎生 ;
韩央迪 ;
肖一帆 ;
张宁 .
学海, 2007, (02) :114-122
[18]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影响因素与效应研究 [J].
曹艳春 .
当代经济科学, 2007, (02) :15-20+124
[20]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证研究 [J].
林志伟 .
人口与经济, 2006, (06) :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