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事实认定权:模式的选择与建构
被引:24
作者
:
黄松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
黄松有
机构
:
[1]
最高人民法院
来源
:
法学研究
|
2003年
/ 04期
关键词
:
案件事实;
事实认定;
体制重构;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15.2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就事实探知理念以及案件事实认定方式而言 ,我国的事实认定模式属于职权主义认定模式。这一事实认定体制在事实探知绝对化理念指导下形成 ,存在着诸多缺憾 ,应当进行改造和完善。重构我国事实认定体制的基本思路是 :重新界定各级法院的审判职能 ,并以此为基础合理配置法院在认定事实上的权限分工 ;根据案件的不同性质和类型 ,建立灵活多样的事实认定机制 ;从程序正义的基本要求出发 ,完善诉讼准备程序 ,并强化庭审程序的事实认定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9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审级制度的建构原理——从民事程序视角的比较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傅郁林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4)
: 84
-
99
[2]
事实探知:绝对化倾向及其消解——对一种民事审判理念的自省
张卫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卫平
[J].
法学研究,
2001,
(04)
: 70
-
79
[3]
刑事证据制度与认识论——兼与误区论、法律真实论、相对真实论商榷
陈光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陈光中
陈海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陈海光
魏晓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魏晓娜
[J].
中国法学,
2001,
(01)
: 38
-
53
[4]
民事再审事由研究
张卫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卫平
[J].
法学研究,
2000,
(05)
: 102
-
113
[5]
渐进与过渡: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冷思考
黄松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北京
黄松有
[J].
现代法学,
2000,
(04)
: 18
-
25
[6]
论我国刑事审判中的交叉询问制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龙宗智
[J].
中国法学,
2000,
(04)
: 82
-
93
[7]
检察监督与审判独立
黄松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员
黄松有
[J].
法学研究,
2000,
(04)
: 72
-
82
[8]
论我国法院体制的非行政化——法院体制改革的一种基本思路
张卫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卫平
[J].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2000,
(03)
: 3
-
11
[9]
民事诉讼准备程序研究[J]. 王亚新.中外法学. 2000 (02)
[10]
对抗与判定[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王亚新著, 2002
←
1
2
3
→
共 24 条
[1]
审级制度的建构原理——从民事程序视角的比较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傅郁林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4)
: 84
-
99
[2]
事实探知:绝对化倾向及其消解——对一种民事审判理念的自省
张卫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卫平
[J].
法学研究,
2001,
(04)
: 70
-
79
[3]
刑事证据制度与认识论——兼与误区论、法律真实论、相对真实论商榷
陈光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陈光中
陈海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陈海光
魏晓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魏晓娜
[J].
中国法学,
2001,
(01)
: 38
-
53
[4]
民事再审事由研究
张卫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卫平
[J].
法学研究,
2000,
(05)
: 102
-
113
[5]
渐进与过渡: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冷思考
黄松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北京
黄松有
[J].
现代法学,
2000,
(04)
: 18
-
25
[6]
论我国刑事审判中的交叉询问制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龙宗智
[J].
中国法学,
2000,
(04)
: 82
-
93
[7]
检察监督与审判独立
黄松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员
黄松有
[J].
法学研究,
2000,
(04)
: 72
-
82
[8]
论我国法院体制的非行政化——法院体制改革的一种基本思路
张卫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卫平
[J].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2000,
(03)
: 3
-
11
[9]
民事诉讼准备程序研究[J]. 王亚新.中外法学. 2000 (02)
[10]
对抗与判定[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王亚新著, 2002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