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地区矿区顶板水力性质变异机理

被引:4
作者
邢立亭 [1 ,2 ]
武强 [3 ]
谷亚伟 [3 ]
机构
[1] 济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山东省地下水数值模拟与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不详
关键词
干旱地区; 顶板; 水力性质; 导通性; 弥合性;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3.12.025
中图分类号
TD327.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北干旱地区的侏罗纪煤田开采极大地破坏水资源,通过锦界煤矿排水量历时变化与水均衡分析,阐明了矿区开采前、后地下水循环模式的变化,基于煤矿开采前后矿区孔隙水、裂隙水以及双层混合水位特征研究,认为矿区顶板水力性质的变异是回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顶板隔水层的导通性与隔水层弥合性的统一演化过程诱发的,矿区顶板隔水层的导通性与弥合性改变矿区地下水循环途径,进而形成干旱地区的大水矿床。同时认为基于顶板水力性质变异的实时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将是下一步矿床水文地质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196 / 220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隔水层采动破坏裂隙的闭合机理研究及工程应用
    徐智敏
    孙亚军
    董青红
    朱宗奎
    [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2, 29 (05) : 613 - 618
  • [2] 基于遗传-支持向量回归的煤层底板突水量预测研究
    曹庆奎
    赵斐
    [J]. 煤炭学报, 2011, 36 (12) : 2097 - 2101
  • [3] 长壁工作面覆岩采动裂隙网络演化特征
    周宏伟
    张涛
    薛东杰
    薛俊华
    [J]. 煤炭学报, 2011, 36 (12) : 1957 - 1962
  • [4] 基于流固耦合理论的煤矿立井井壁突水机理分析
    荣传新
    王秀喜
    蔡海兵
    程桦
    [J]. 煤炭学报, 2011, 36 (12) : 2102 - 2108
  • [5] 距离判别法在相似矿区突水水源识别中的应用
    王心义
    徐涛
    黄丹
    [J]. 煤炭学报, 2011, 36 (08) : 1354 - 1358
  • [6] 基于GIS的信息融合型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方法——富水性指数法
    武强
    樊振丽
    刘守强
    张耀文
    孙文洁
    [J]. 煤炭学报, 2011, 36 (07) : 1124 - 1128
  • [7] 基于分形和支持向量机矿井涌水量的预测
    黄存捍
    冯涛
    王卫军
    刘辉
    [J]. 煤炭学报, 2010, 35 (05) : 806 - 810
  • [8] 浅埋煤层黏土隔水层下行裂隙弥合研究
    黄庆享
    蔚保宁
    张文忠
    [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0, 27 (01) : 35 - 39
  • [9] 矸石充填综采覆岩关键层变形特征研究
    张吉雄
    李剑
    安泰龙
    黄艳利
    [J]. 煤炭学报, 2010, 35 (03) : 357 - 362
  • [10] 对“基于薄板理论的采场覆岩关键层的判别方法”的商榷
    秦伟
    许家林
    [J]. 煤炭学报, 2010, 35 (02) : 194 -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