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循经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被引:16
作者
马玉琴 [1 ]
张健 [1 ]
金龙涛 [1 ]
王小平 [2 ]
王静 [1 ]
李洪果 [1 ]
教雅芬 [1 ]
机构
[1] 镇江市妇幼保健医院康复治疗中心
[2] 镇江市中医院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偏瘫; 针刺疗法; 运动疗法;
D O I
10.13460/j.issn.1005-0957.2008.09.003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分期循经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偏瘫患者按随机的原则分为针刺组(30例)、运动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治疗组采用分期循经针刺配合运动疗法的治疗方式。在治疗前后以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为指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三组自身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8星期后,治疗组与针刺组、运动组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刺组与运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循经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疗效好,两者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针刺治疗中风偏瘫及对氧自由基的影响 [J].
张泽胜 ;
陈千里 ;
郑谅 .
上海针灸杂志, 2005, (06) :15-16
[2]   针灸对中风患者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J].
赵凌杰 ;
郭郡浩 ;
蔡辉 .
针刺研究, 2003, (04) :299-302
[3]   针刺头部穴位对偏瘫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J].
王铠 ;
潘文宇 ;
王澍欣 ;
李艳慧 .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3, (03) :231-232
[4]   针刺对脑缺血分子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J].
董玉喜 .
湖北中医杂志, 2002, (01) :51-52
[5]   针刺对中风血过氧化脂质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J].
郑谅 ;
周莹 ;
李艳慧 ;
庄礼兴 .
新中医, 2001, (06) :42-43
[7]  
戴颖,刘运泉,宿宝贵.针灸治疗脑梗塞的免疫调控机制[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08)
[8]  
赵钛主编.现代偏瘫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