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农垦58衍生系研究浙江省晚粳产量和植株形态的改良

被引:13
作者
王丹英
章秀福
李华
徐春梅
钱前
廖西元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晚粳; 衍生系; 产量; 植株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阐明晚粳稻产量与植株形态的关系。【方法】以农垦58及其衍生系为材料,通过在同一生态条件下的种植试验,比较不同时期水稻品种的产量、叶部、茎部和穗部性状,分析近几十年浙江省晚粳品种改良过程中产量及植株形态的演变,并进行产量和植株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浙江省晚粳产量增加最快的阶段是60年代,此阶段的水稻品种类型可分为穗粒兼顾型和穗数型;70年代后产量增幅较慢,品种多为穗粒兼顾型。在植株形态中,近代品种(育成年份1985~1995年)的剑叶长度、上3叶的叶基角小于早代品种(1985年以前育成),倒3叶长度、剑叶和倒3叶的宽度大于早代品种;近代品种较矮,各节间长度均小于早代品种,但茎秆密度和单位叶鞘重于早代品种,而着粒密度高于早代品种。植株性状和产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剑叶和倒2叶的长度、上3叶的叶基角和叶片曲率、倒1和倒2节节间长度与产量存在显著负相关,结实率与产量显著正相关。【结论】水稻产量的提高和植株形态的改良有很大的关系,提高浙江省晚粳单产的可行途径是在保持高结实率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每穗粒数。
引用
收藏
页码:2903 / 29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密穗型水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J].
吴伟 ;
程旺大 ;
姚海根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8) :165-169
[2]   北方粳稻新株型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 [J].
徐正进 ;
陈温福 ;
张文忠 ;
周淑清 ;
刘丽霞 ;
张龙步 ;
杨守仁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10) :1407-1413
[3]   不同穗型水稻产量与群体生理性状的关系 [J].
秦志列 ;
王术 ;
秦阳 ;
徐士铁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4) :359-362
[4]   密穗型水稻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J].
程旺大 ;
张国平 ;
姚海根 ;
吴伟 ;
王润屹 .
作物学报, 2003, (06) :841-846
[5]   叶型特性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J].
杨从党 ;
袁平荣 ;
周能 ;
朱德峰 ;
杨爱兵 ;
郑学玉 ;
黄庆宇 ;
应继锋 .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01) :71-73
[6]   水稻的产量潜力与株型演变 [J].
徐正进 ;
陈温福 ;
张文忠 ;
刘丽霞 ;
周淑清 ;
张龙步 ;
杨守仁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6) :534-536
[7]   水稻亚种间超高产杂交组合若干株型因子的比较 [J].
程式华 ;
翟虎渠 .
作物学报, 2000, (06) :713-718
[8]   近20年来浙江省晚粳稻和晚糯稻品种推广应用概况及今后育种方向附视频 [J].
姚海根 ;
姚坚 ;
汤美玲 ;
陈自平 .
浙江农业科学, 2000, (04) :3-7
[9]   杂交水稻育种的新突破 [J].
袁隆平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9, (02) :33-34
[10]   选育水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策略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6, (0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