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稻飞虱卵寄生蜂群落的重建和维持

被引:9
作者
毛润乾
张文庆
张古忍
古德祥
机构
[1]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2] 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
[3] 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稻飞虱; 卵; 寄生蜂; 群落重建;
D O I
10.16380/j.kcxb.2002.01.018
中图分类号
S476.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综防区和非综防区稻田飞虱卵寄生蜂群落的重建和维持。结果表明 :早稻生长期 ,稻虱缨小蜂Anagrusnilapa rvatae和拟稻虱缨小蜂A .paranilaparvatae在水稻移栽后第 9天进入综防区稻田 ,在第 13天进入非综防区稻田 ,同在第 2 1天完成群落重建 ,重建速率分别是 0 2 8种 天和 0 2 1种 天。晚稻生长期 ,综防区和非综防区稻虱缨小蜂和拟稻虱缨小蜂均在水稻移植后第 1天进田 ,至第 2 1天完成群落重建 ,重建速率分别是 0 12种 天和 0 0 4种 天。维持阶段综防区群落较非综防区稳定。群落重建和维持受温度、种库中卵寄生蜂种类和数量、种库距稻田的远近、稻田中害虫种类和数量以及害虫防治策略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非农田生境飞虱卵寄生蜂群落的结构和动态 [J].
毛润乾 ;
张文庆 ;
张古忍 ;
古德祥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5) :72-76
[2]   玉米螟赤眼蜂适宜生境的研究与利用Ⅱ.夏玉米间作匍匐型绿豆对玉米螟赤眼蜂寄生率的影响 [J].
周大荣 ;
宋彦英 ;
王振营 ;
何康来 ;
郑礼 ;
张广义 .
中国生物防治, 1997, (02) :3-6
[3]   稻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种库与群落的重建 [J].
张古忍 ;
古德祥 ;
张文庆 .
中国生物防治, 1997, (02) :19-22
[4]   保护利用农田天敌的群落问题探讨 [J].
张文庆 ;
张古忍 ;
古德祥 .
植物保护学报, 1996, (04) :363-368
[5]   非作物生境对农业害虫及其天敌的影响 [J].
俞晓平 ;
胡萃 ;
K.L.Heong .
中国生物防治, 1996, (03) :37-40
[6]  
Biodiversity and Pest Management in Agroecosystems..Altieri M A;.Food Products Press.1994,
[7]  
大沙镇水稻害虫综合防治23周年.[A].蒲蛰龙;古德祥;张润杰;.中国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学术讨论会.1996,
[8]  
植物群落学实验手册.[M].王伯荪等编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9]  
生态学引论.[M].赵志模;周新远 编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