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反萃取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20
作者
高亚辉 [1 ]
陈复生 [1 ]
赵俊廷 [2 ]
王海 [3 ]
机构
[1]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2]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产品加工所
关键词
反胶束; 反萃取; 大豆蛋白; 动力学; 聚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14.2 [大豆制食品];
学科分类号
083202 ;
摘要
该文通过系统地研究影响总传质系数的各个主要因素(水相pH值、离子强度,初始有机相中蛋白质浓度、振荡速度和反萃取温度),探讨了以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反萃取大豆蛋白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大豆蛋白反萃取过程中总传质系数,随着反萃取水相的pH值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振荡速度和初始有机相中蛋白质浓度的增大而几乎不变。说明在反萃取过程中,大豆蛋白在有机相和水相两相内的扩散阻力可以忽略,界面阻力是传质过程中的主要阻力。由此推断出大豆蛋白的反萃取过程属于界面控制类型,"满胶束"在界面上的聚结过程是反萃取的速率控制步骤。通过研究,深入了解了大豆蛋白反萃取过程的机理,可有效地控制和强化萃取过程,提高萃取率,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06 / 2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反胶束溶液萃取大豆蛋白前萃工艺的研究 [J].
磨礼现 ;
陈复生 ;
杨宏顺 ;
不详 .
食品科学 , 2004, (03) :93-96
[2]   反胶束中蛋白酶对前萃取蛋白和油脂的影响 [J].
杨宏顺 ;
陈复生 .
大豆科学, 2003, (04) :257-260
[3]   利用反胶束萃取技术同时分离植物蛋白和油脂 [J].
陈复生 ;
赵俊庭 ;
娄源功 .
食品科学, 1997, (08) :43-46
[4]   反胶束液-液萃取牛血清白蛋白的动力学研究II.反萃过程 [J].
陆强,李宽宏,施亚钧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1994, (06) :7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