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采用变系数生产模型,将全要素生产率中涉及各生产要素质量提升的部分剥离,从而识别财政支出通过不同途径影响农业增长的内在机制,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1978—2015年31个省份)和县级面板数据(1993—2010年2495个县),从宏观和中观视角实证考察和比较了各改革阶段财政支出通过不同途径对农业产出的影响及其长期总体回报率,从而为政府合理分配农业财政支出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每一单位当期农业财政支出的增加,能提高0.4个单位的当期农业产出,其中,通过全要素生产率途径的影响占到一半,通过提升化肥和农机质量的影响各约占四分之一,而通过改变劳动力和土地质量的影响很小。此外,财政支出的长期投资回报率达250%,加大农业财政支出,这将为农业持续增长提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