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族文化性格的彝族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被引:5
作者
罗良伟 [1 ]
蔡波 [2 ]
郭凌 [1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旅游学院
[2] 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
关键词
文化模式; 民族文化性格; 彝族; 文化旅游; 开发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7 [地方文化与文化事业];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60207 ;
摘要
随着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无一例外地被卷入到大众旅游这一"大熔炉"中,文化多样化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论文在用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分析民族文化性格,梳理民族文化旅游的本质后指出:在民族文化性格与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一种固有的适宜性,不同性格的民族文化应采取不同的文化旅游开发策略。分析表明:彝族文化属于内向型性格。作为结论,我们指出对呈内向型性格的彝族文化,不应采取全面深入的旅游开发策略,宜采取控制性开发,且以前台公共性文化及其载体为主,对后台隐秘性文化及其载体则需要重点保护、控制性开发。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理论探析.[D].李伟华.黑龙江大学.2008, 12
[2]   文化模式: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换 [J].
何星亮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34 (03) :7-14
[3]   人类学与民族旅游:中国的实践 [J].
周大鸣 .
旅游学刊, 2014, 29 (02) :103-109
[5]   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性格”与体育形成的关系 [J].
王俊奇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02) :198-201+216
[6]   杭州人文化性格的现代提升 [J].
史及伟 ;
尹晓宁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 (01) :49-53
[7]   前台、帷幕、后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 [J].
杨振之 .
民族研究 , 2006, (02) :39-4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