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有效地面沉降容量研究

被引:2
作者
焦珣 [1 ,2 ,3 ]
机构
[1]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上海地面沉降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地面沉降; 有效地面沉降容量; 最大允许沉降量; 地质灾害防治; 城市安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6 [地面沉降];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上海目前微量沉降及城市安全设防高要求的条件下,地面沉降的防治战略应综合考虑各种制约影响因素。由人类经济与工程等活动引发的地面沉降,具有可控性。有效地面沉降容量即城市环境承载与灾害防御可承受的最大允许沉降量。从上海城市雨水排涝入手,以两种排涝模式的主要设计标准为约束条件,探讨不同分区最大允许沉降量的确定方法,为地面沉降研究与防治提供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上海地面沉降与城市防汛安全 [J].
龚士良 ;
李采 ;
杨世伦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8, (04) :96-101
[2]  
由VLBI观测估计上海天文台VLBI站地壳垂直形变[J]. 杨志根.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2000(00)
[3]   上海海平面变化规律及其长期预测方法的初探 [J].
秦曾灏 ;
李永平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7, (01) :1-7
[4]   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沿海重要工程设施与城市发展的可能影响 [J].
杨桂山 ;
施雅风 .
地理学报, 1995, (04) :302-309
[5]  
How much subsidence is allowed:the introduction of the"effective subsidence capacity"concept in The Netherlands. Herk J V,Roest H,Kroon I,et al. Land subsidence,associated hazards and the role of natu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Proceeding of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d subsidence . 2010
[7]   新世纪上海地区相对海平面变化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 [J].
王冬梅 ;
程和琴 ;
张先林 ;
阮仁良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 32 (03) :35-40
[8]   上海地面沉降及其对城市安全影响 [J].
魏子新 ;
王寒梅 ;
吴建中 ;
方志雷 ;
刘国彬 .
上海地质, 2009, (01) :34-39
[9]   上海地区缓冲式自流排水适用条件的研究 [J].
郁片红 .
中国市政工程, 2008, (06) :40-4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