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XENT模型的贺兰山岩羊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121
作者
刘振生 [1 ,2 ]
高惠 [1 ]
滕丽微 [1 ]
苏云 [3 ]
王晓勤 [3 ]
孔芳毅 [3 ]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2]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3]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岩羊(Pseudois nayaur); 最大熵模型; 生境适宜性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生境评价对物种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GIS空间技术的支持下,于2010年到2011年间,在贺兰山岩羊分布区采集其地理分布点数据以及环境变量数据,并运用MAXENT模型对贺兰山区域岩羊的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分析。模型的评价结果达到优秀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岩羊生境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矿区、坡度、海拔和道路,生境适宜区主要分布于贺兰山东坡(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西南部,而西坡(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少量分布,适宜生境面积总和为1006.9 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28%。岩羊偏爱于海拔1500—2300 m的山势陡峭地带,建议对矿区和道路这两种人为干扰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岩羊的生境质量,促进其种群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243 / 72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最大熵原理及其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J].
邢丁亮 ;
郝占庆 .
生物多样性, 2011, 19 (03) :295-302
[2]   基于MAXENT模型的秦岭山系黑熊潜在生境评价 [J].
齐增湘 ;
徐卫华 ;
熊兴耀 ;
欧阳志云 ;
郑华 ;
甘德欣 .
生物多样性, 2011, 19 (03) :343-352+398
[3]   基于生态位模型的秦岭山系林麝生境预测 [J].
罗翀 ;
徐卫华 ;
周志翔 ;
欧阳志云 ;
张路 .
生态学报, 2011, 31 (05) :1221-1229
[4]   竹巴笼矮岩羊昼间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 [J].
刘国库 ;
周材权 ;
杨志松 ;
龙帅 ;
潘立 ;
王维奎 ;
游于群 ;
曾国伟 ;
耿山山 .
生态学报, 2011, 31 (04) :972-981
[5]   基于WEB数据库和Maxent模型的白头叶猴潜在生境评价研究 [J].
李明阳 ;
席庆 ;
徐海根 .
林业资源管理, 2010, (04) :31-36+57
[6]   贺兰山同域分布岩羊和马鹿的夏季食性 [J].
昶野 ;
张明明 ;
刘振生 ;
胡天华 ;
李志刚 .
生态学报, 2010, 30 (06) :1486-1493
[7]   MAXENT模型在秦岭川金丝猴生境评价中的应用 [J].
徐卫华 ;
罗翀 .
森林工程, 2010, 26 (02) :1-3+26
[8]   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集群特征的季节变化 [J].
刘振生 ;
李新庆 ;
王小明 ;
李志刚 ;
胡天华 ;
翟昊 .
生态学报, 2009, 29 (06) :2782-2788
[9]   美国大陆外来入侵物种斑马纹贻贝(Dreissena polymorpha)潜在生境预测模型 [J].
李明阳 ;
巨云为 ;
Sunil Kumar ;
Thomas J Stohlgren .
生态学报, 2008, (09) :4253-4258
[10]   贺兰山马鹿冬季食性分析 [J].
崔多英 ;
刘振生 ;
王小明 ;
翟昊 ;
胡天华 ;
李志刚 .
动物学研究, 2007, (04) :383-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