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公民受教育权保障的历史逻辑与前景展望

被引:8
作者
魏文松
机构
[1] 东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受教育权; 范式反思; 制度依据; 重要转向; 教育现代化;
D O I
10.14180/j.cnki.1004-0544.2020.02.011
中图分类号
D621.5 [公民权利与义务];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030103 ;
摘要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公民受教育权保障的历史逻辑可以从理论、规范、实践三重层面进行诠释。在理论层面,形成了宪法保障论、国家义务论以及司法救济论等理论范式,现有受教育权保障理论既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规范层面,公民受教育权保护的制度依据可以划分为根本规范、主体规范、其他规范三个层次。在实践层面,公民受教育权保护实现了从公平受教育权到公平优质受教育权、从依政策治教到依法治教、从单一主体主导到多元主体参与的重要转向。教育现代化、多元化、信息化、法治化分别构成了新时代我国公民受教育权保护实现进路的重要目标、基本方式、主要载体、关键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2 条
[61]   教育平等权问题及解决之道 [J].
周永坤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6, (02) :112-117
[62]   教育平等权问题及解决之道 [J].
周永坤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6, (02) :1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