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雷公藤多甙联合苯那普利和大黄素治疗IgA肾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被引:32
作者:
徐明中
胡伟新
刘志红
唐政
陈惠萍
黎磊石
机构:
[1]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IgA肾病;
雷公藤多甙;
苯那普利;
大黄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92.3 [肾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联合苯那普利和大黄素(三联疗法)对IgA肾病(IgAN)的临床疗效及肾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 方法:经肾活检并结合临床确诊为原发性IgAN的患者24例,年龄14~55岁,尿蛋白≥1.0g/d,血肌酐(SCr)≤267mol/L,肾活检病理Lee氏Ⅲ级以上。根据尿蛋白、SCr及肾病理配对分为治疗组(n=12)和对照组(n=12),治疗组接受雷公藤多甙、苯那普利和大黄素三联治疗,对照组接受强的松和苯那普利治疗。疗效分为缓解(尿蛋白<0.4g/d,血浆白蛋白>35.0g/L,SCr<110mmol/L)、部分缓解(尿蛋白>0.4g/d,但下降>基础值的50%,肾功能稳定,SCr上升<基础值的25%)及无效(尿蛋白>1.0g/d,或SCr上升>基础值的50%)。治疗12个月后9例治疗组和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重复肾活检,利用Scion Image 4.02 b软件进行病理图像分析肾小球指数(GI)、肾小管间质慢性化病变指数(TI)以及间质血管病变指数(VI)。 结果: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5例(42%)缓解,6例(50%)部分缓解,1例(8%)无效,对照组分别为2例(17%)、7例(58%)和3例(25%)。治疗组尿蛋白下降快于对照组,治疗0、1、3、6、9、12个月时治疗组尿蛋白分别为(2.04±0.76)g/d、(0.76±0.45)g/d、(0.51±0.31)g/d、(0.57±0.31)g/d、(0.55±0.43)g/d、(0.81±1.09)g/d,对照组分别为(1.88±0.67)g/d、(1.43±0.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4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