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度环境风场对城市热岛效应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

被引:10
作者
霍飞 [1 ,2 ]
陈海山 [1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UHI); 数值模拟; 城市化; 大尺度环境风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P423 [大气温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070601 ;
摘要
利用耦合模式WRF-UCM模拟了上海、南京两个地区4次城市热岛现象,发现城市热岛效应高温的水平分布与大尺度环境风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热岛的高温带在地面风的影响下,向下风方平移,导致城市下游郊区的气温明显上升。从气温垂直剖面图上可以看出,在地面风的作用下,低层大气都出现了一个水平方向上的高温带,从城区一直延伸到下游郊区。气温差异的垂直剖面图表明:城市化过程使城市以及城郊过渡带上空大气获得更多的热量,气温明显上升。在计算城郊过渡带的平流加热率后发现,大尺度环境风场下城市对下风方郊区大气的平流加热作用不可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679 / 68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北京秋季城市热岛效应及其气象影响因子 [J].
李兴荣 ;
胡非 ;
舒文军 ;
梁碧玲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3) :291-299
[2]   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地表植被变化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 [J].
董喜春 ;
汤剑平 ;
王元 ;
俞剑蔚 .
气象科学, 2008, (02) :147-154
[3]   北京城市热岛效应对冬夏季降水的影响研究 [J].
孙继松 ;
舒文军 .
大气科学, 2007, (02) :311-320
[4]   城市化对珠江三角洲强雷暴天气的可能影响 [J].
蒙伟光 ;
闫敬华 ;
扈海波 .
大气科学, 2007, (02) :364-376
[5]   城市热岛效应对北京夏季高温的影响 [J].
郑祚芳 ;
范水勇 ;
王迎春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6, (S1) :48-53
[6]   北京“城市热岛”效应现状及特征 [J].
王喜全 ;
王自发 ;
郭虎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5) :627-636
[7]   北京城市热岛效应的昼夜变化特征分析 [J].
谢庄 ;
崔继良 ;
陈大刚 ;
胡保昆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1) :69-75
[8]   北京区域近地边界层特征数值模拟 [J].
胡小明 ;
刘树华 ;
梁福明 ;
王建华 ;
刘和平 ;
李炬 ;
王迎春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514-522
[9]   城乡过渡地带低空温度平流和边界层特征的观测分析 [J].
王开存 ;
陈长和 ;
张镭 ;
张文煜 .
高原气象, 2004, (04) :529-533
[10]   上海地区盛夏高温分布和热岛效应的初步研究 [J].
丁金才 ;
张志凯 ;
奚 红 ;
周红妹 .
大气科学, 2002, (03) :412-4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