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夏季层状云微物理特征个例分析

被引:19
作者
党娟 [1 ,2 ]
王广河 [2 ]
刘卫国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关键词
微物理; 飞机探测; 层状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5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2004年6月12日甘肃河西地区一次降水性层状云的云物理飞机探测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云中粒子的浓度、直径、二维图像以及谱型变化地研究,并结合宏观观测记录,详细分析了云系的垂直和水平微物理特征。观测资料分析表明:此次云系为Ac-Sc结构,上层Ac云为纯冷云,下层Sc云为纯暖云,两层云之间存在较厚的干层。云中微物理量的垂直和水平变化均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整个探测过程中,FSSP-100所测云粒子的浓度和平均直径变化范围分别为0.1~232.6cm-3和3.5~45.5μm,OAP-2D-GA2所测云粒子浓度及平均直径变化范围分别为0.01~116.7 cm-3和32.2~995.7μm。粒子二维图像表明,上层高积云中冰相粒子的凇附、粘连现象普遍,说明云中存在较多的过冷水。图像及谱型分析表明,6000m以上某些区域有冰晶高浓度区存在,大量冰晶的成长消耗了云中过冷水,不利于大云粒子的形成和成长;这次降水雨滴主要由纯暖性Sc云中暖云成雨过程形成,冷云过程只在Sc云顶附近有一定作用,本次降水主要机制为下层层积云中的暖云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祁连山云系云微物理结构和人工增雨催化个例模拟研究
    陈小敏
    刘奇俊
    章建成
    [J]. 气象, 2007, (07) : 33 - 43
  • [2] 2003年8~9月北京及周边地区云系微物理飞机探测研究
    张佃国
    郭学良
    付丹红
    李宏宇
    [J]. 大气科学 , 2007, (04) : 596 - 610
  • [3] 一次延安层状云微物理结构特征及降水机制研究
    王扬锋
    雷恒池
    樊鹏
    吴玉霞
    陆忠艳
    [J]. 高原气象, 2007, (02) : 388 - 395
  • [4] 祁连山夏季地形云结构和云微物理过程的模拟研究(I):模式云物理方案和地形云结构
    刘卫国
    刘奇俊
    [J]. 高原气象 , 2007, (01) : 1 - 15
  • [5] 新一代机载PMS粒子测量系统及应用
    刘卫国
    苏正军
    王广河
    李淑日
    不详
    [J]. 应用气象学报 , 2003, (S1) : 11 - 18
  • [6] 青海一次春季透雨降水过程的云物理结构分析
    苏正军
    刘卫国
    王广河
    许晨海
    王黎俊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3, (S1) : 27 - 35
  • [7] 青海省春季降水云的微物理特征分析
    苏正军
    王广河
    刘卫国
    李仑格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3, (S1) : 36 - 40
  • [8] 兰州地区秋季层状云垂直微物理特征分析
    李照荣
    李荣庆
    李宝梓
    [J]. 高原气象, 2003, (06) : 583 - 589
  • [9] 层状冷云人工增雨可播性实时识别技术研究
    陶树旺
    刘卫国
    李念童
    王广河
    周毓荃
    胡志晋
    不详
    [J]. 应用气象学报 , 2001, (S1) : 14 - 22
  • [10] 高原东部春季降水云层的微物理特征分析
    李仑格
    德力格尔
    [J]. 高原气象, 2001, (02) : 191 -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