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试论济阳坳陷的地温场
被引:13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绪充
机构
:
[1]
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地质教研室
来源
: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85年
/ 01期
关键词
:
济阳坳陷;
地温梯度;
地热增温率;
地热场;
含油气盆地;
油气盆地;
地温异常;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收集、整理和分析了济阳坳陷166口井的地温资料,由此确定的区域地温梯度值为3.45℃/100米。论述了济阳坳陷地温场的基本特征。指出地温梯度的变化在纵向上大致可划分为七段,其中以沙三段地温梯度最高,这主要是由于岩石热导率的差异而造成的。地温异常的平面展布明显地受到区域构造与基底起伏的控制,并与大断裂密切相关。文中讨论了济阳坳陷地温场与油气生成以及地温场与地热资源之间的关系。指出本区较高的地温背景对油气的生成十分有利,本区的古潜山热水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东营凹陷地温特征及深部勘探问题
杨绪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石油学院
杨绪充
[J].
石油学报,
1984,
(03)
: 19
-
26
[2]
用剩碳率法探讨东营凹陷有机质演化史
杨绪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石油学院
杨绪充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4,
(01)
: 68
-
72
[3]
初论中国东部含油气盆地的底辟构造
费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费琪
王燮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王燮培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1982,
(02)
: 113
-
123+200
[4]
松辽盆地地热场特征与油气勘探的关系
刘耀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管理局科学研究设计院
刘耀光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2,
(03)
: 26
-
31
[5]
华北地区地层压实作用与油、气初次运移
何炳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局
何炳骏
[J].
石油学报,
1981,
(S1)
: 93
-
99
[6]
东营凹陷底辟型构造圈闭的形成机制
王燮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王燮培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费琪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家骅
[J].
石油学报,
1981,
(03)
: 13
-
22
[7]
从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谈谈我国东西部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地质构造的异同
陈发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地质学院
陈发景
吴振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地质学院
吴振明
[J].
石油实验地质,
1981,
(01)
: 28
-
37
[8]
苏北东台坳陷地温与油气的关系
费富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石油勘探指挥部
费富安
刘培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石油勘探指挥部
刘培华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1,
(01)
: 18
-
27
[9]
华北平原及其邻近地区大地热流资料报道与讨论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热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热组
[J].
地质科学 ,
1979,
(01)
: 1
-
12
[10]
中国石油地质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尚文 主编, 1983
←
1
2
→
共 11 条
[1]
东营凹陷地温特征及深部勘探问题
杨绪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石油学院
杨绪充
[J].
石油学报,
1984,
(03)
: 19
-
26
[2]
用剩碳率法探讨东营凹陷有机质演化史
杨绪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石油学院
杨绪充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4,
(01)
: 68
-
72
[3]
初论中国东部含油气盆地的底辟构造
费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费琪
王燮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王燮培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1982,
(02)
: 113
-
123+200
[4]
松辽盆地地热场特征与油气勘探的关系
刘耀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管理局科学研究设计院
刘耀光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2,
(03)
: 26
-
31
[5]
华北地区地层压实作用与油、气初次运移
何炳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局
何炳骏
[J].
石油学报,
1981,
(S1)
: 93
-
99
[6]
东营凹陷底辟型构造圈闭的形成机制
王燮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王燮培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费琪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家骅
[J].
石油学报,
1981,
(03)
: 13
-
22
[7]
从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谈谈我国东西部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地质构造的异同
陈发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地质学院
陈发景
吴振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地质学院
吴振明
[J].
石油实验地质,
1981,
(01)
: 28
-
37
[8]
苏北东台坳陷地温与油气的关系
费富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石油勘探指挥部
费富安
刘培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石油勘探指挥部
刘培华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1,
(01)
: 18
-
27
[9]
华北平原及其邻近地区大地热流资料报道与讨论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热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热组
[J].
地质科学 ,
1979,
(01)
: 1
-
12
[10]
中国石油地质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尚文 主编, 1983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