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信访处理纠纷的预设模式检讨

被引:18
作者
刘国乾
机构
[1] 云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行政信访; 信访处理; 权利救济; 信访条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8 [信访工作]; D925.3 [行政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30106 ;
摘要
《信访条例》将行政信访定位为诉讼、行政复议和仲裁的补充渠道,承袭这些机制处理纠纷的核心技术,预设了处理信访事项的"规范一决定"裁决模式。经检验,该模式预设与行政信访处理争议的制度效能不足具有明显相关性。实践中,行政信访处理的事项,多属"利益分配、调整型决策"和"抽象法律、政策目标落实"引发的争议。此两类事项通常缺乏具体的指引规则,该模式易被作为回绝信访诉求的制度庇护。即便进行裁量处理,裁决机制也因"利益分配、调整型"决策具有"多中心任务"特征而难以适用,对于要求充分实现法律或政策目标的诉求,裁决机制难以提供有效的救济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57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国家政权建设与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变 [J].
冯仕政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4) :25-47+242
[2]   行政信访的公共政策功能分析 [J].
王浦劬 ;
龚宏龄 .
政治学研究, 2012, (02) :46-61
[3]   论信访救济的补充性 [J].
王锴 ;
杨福忠 .
法商研究, 2011, 28 (04) :48-51
[4]   信访制度功能的扭曲与理性回归 [J].
孙大雄 .
法商研究, 2011, 28 (04) :52-55
[5]   信访制度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原则的承接性研究 [J].
田文利 .
行政法学研究, 2011, (01) :57-62+105
[6]   信访体制在中国宪法框架中的合理定位 [J].
童之伟 .
现代法学, 2011, 33 (01) :3-17
[7]   中国行政纠纷解决的制度选择——以公民需求为视角 [J].
程金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144-160+207
[8]   从公民权利救济角度看我国信访制度改革 [J].
李俊 .
求索, 2007, (06) :47-49
[9]   宪政体制下我国信访制度功能的重构 [J].
易虹 .
求索 , 2007, (04) :40-42
[10]   信访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 [J].
周永坤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1) :37-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