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宏观经济危机“软着陆”的乡土基础

被引:14
作者
温铁军 [1 ,2 ,3 ]
高俊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2]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
[3] 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 城市化; 无风险资产; 危机软着陆; 外部性内部化; 乡土基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3.16 [宏观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过去承载"城市资本池"危机代价的条件,主要是乡土社会"内部化处置外部性风险"的村社理性机制。这个机制一旦被短期激进城市化所破坏,就很难有软着陆的条件。因此,若要防止当期宏观经济危机的硬着陆,则新的软着陆的可能性就不仅在于国家信用扩张做逆周期调节,更在于重构"软着陆"基础,即主要用于县域经济战略下的城镇化基本建设投资。若以国家投资作为城镇化的"无风险资产",则可通过中小企业落户城镇,更多吸纳外出农民返乡就业,构建新的"外部性风险内部化处置"的软着陆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4 / 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1]   “被动闲暇”中的劳动力机会成本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J].
刘怀宇 ;
李晨婕 ;
温铁军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 (06) :21-30
[12]   中国的“城镇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教训 [J].
温铁军 ;
温厉 .
中国软科学, 2007, (07) :23-29
[13]   风险社会的公共安全治理 [J].
陈道银 .
学术论坛, 2007, (04) :44-4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