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评估的中国沿海节点港口与港城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17
作者
鲁渤 [1 ]
邱伟权 [2 ]
邢戬 [2 ]
文一景 [3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韩国首尔大学工业工程学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政策评估; PSM-DID; 港城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F552.7 [地方水路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客观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对沿海节点城市经济发展和港城发展的政策效应,对其本身实施和完善,以及节点地区经济与港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量化中国八个沿海节点地区的港口区位商、辐射强度与港城协同度,以此表征节点地区港口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DID模型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对沿海节点地区经济发展和港城发展的综合政策效应.为克服内生性和共同趋势假定无法满足等问题,本文进一步采用PSM-DID方法对DID模型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剔除其他因素影响,观察"一带一路"的净效应.发现城镇化建设目前是沿海节点地区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实现快速发展的短板;虽然"一带一路"倡议对沿海节点地区经济发展推动作用显著,但在剔除共同趋势和冲击等其他因素后,"一带一路"倡议对沿海节点地区经济发展的净影响效应为负.沿海节点地区港口和港城协同发展无论是在综合影响还是剔除其他影响情况下都落后于非节点地区.因此沿海节点地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完善港口合作体系,提高港口企业竞争意识,扩大港口辐射范围,加快港口信息化建设,发挥港口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同时将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港口物流发展共同规划,积极调整港、城发展以适应和更好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627 / 163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