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一次特强沙尘暴的热力动力特征分析

被引:28
作者
王伏村 [1 ,2 ]
许东蓓 [3 ]
王宝鉴 [3 ]
付有智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2] 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
[3] 兰州中心气象台
关键词
沙尘暴; 感热通量; 动量通量; 变压风; 锋生; 水平螺旋度; 低空急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使用NCEP再分析资料、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对2010年4月24日发生在河西走廊的一次特强沙尘暴天气进行了热力和动力作用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沙尘暴发生前,感热通量达最大值,湍流运动增强,增加了大气的不稳定性;大风沙尘暴发展和强盛期与动量通量大值区对应,动量通量对沙尘向上输送起了重要作用;在强锋区附近,地转关系被破坏,大风沙尘暴大气主要出现在变压梯度大,即变压风大的区域,变压风是产生地面强风的主要成分;河西走廊这次沙尘暴过程有明显锋生活动,锋生过程使锋面次级环流加强;水平螺旋度负值中心值越大,近地面层风速越大,大风沙尘暴天气主要出现在水平螺旋度负值中心前方与零值线之间;在河西走廊上空,高空急流沿等熵面穿越等位势高度面下滑到2000gpm,形成偏西风低空急流,低空急流的形成和维持在大风沙尘暴过程中起到关健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50 / 95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2009年4月北方一次强沙尘暴过程的特征分析和数值模拟 [J].
王丽娟 ;
赵琳娜 ;
寿绍文 ;
王俊超 .
气象, 2011, 37 (03) :309-317
[2]   新疆“2.28”大风过程中热、动力作用的模拟分析 [J].
王澄海 ;
靳双龙 ;
杨世莉 .
中国沙漠, 2011, 31 (02) :511-516
[3]   “4.29”中国西北强沙尘暴数值模拟及螺旋度分析 [J].
许东蓓 ;
任余龙 ;
李文莉 ;
段海霞 ;
李忆平 ;
张培燕 ;
刘芳 .
高原气象 , 2011, (01) :115-124
[4]   半干旱区沙尘天气近地层湍流通量及起沙研究 [J].
周悦 ;
牛生杰 ;
邱玉珺 .
中国沙漠, 2010, 30 (05) :1194-1199
[5]   河西走廊东部“2008.5.2”强沙尘暴成因分析 [J].
钱莉 ;
杨金虎 ;
杨晓玲 ;
杨永龙 .
高原气象, 2010, 29 (03) :719-725
[6]   2006年春季我国沙尘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 [J].
张金艳 ;
李勇 ;
蔡芗宁 ;
邹旭恺 ;
乔林 .
气象, 2010, 36 (01) :59-65
[7]   地面加热对沙尘暴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 [J].
姜学恭 ;
李彰俊 ;
程丛兰 ;
胡英华 ;
张伯禹 ;
赵淑惠 .
中国沙漠, 2010, 30 (01) :182-192
[8]   河北省中南部一次沙尘暴的动力条件分析 [J].
范俊红 ;
郭树军 ;
李宗涛 .
高原气象 , 2009, (04) :795-802
[9]   影响中国西北及青藏高原沙尘天气变化的因子分析 [J].
任余龙 ;
王劲松 .
中国沙漠, 2009, 29 (04) :734-743
[10]   应用Models-3/CMAQ模式对华北地区一次强沙尘天气的研究初探 [J].
王益柏 ;
费建芳 ;
黄小刚 .
气象, 2009, 35 (06) :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