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中国西北强沙尘暴数值模拟及螺旋度分析

被引:26
作者
许东蓓 [1 ]
任余龙 [2 ,3 ]
李文莉 [1 ]
段海霞 [4 ]
李忆平 [4 ]
张培燕 [1 ]
刘芳 [1 ]
机构
[1] 不详
[2] 兰州中心气象台
[3] 不详
[4]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5] 甘肃省临夏州气象局
[6]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7] 不详
关键词
中国西北; 沙尘暴; 数值模拟; 螺旋度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实况观测资料对2009年4月28~30日中国西北出现的区域性强沙尘暴过程进行了天气分析,并用GRAPESSDM沙尘模式对此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然后利用螺旋度理论研究了沙尘暴的动力场结构。结果表明,500 hPa高空槽及高空锋区、地面冷锋及热低压等是形成此次强沙尘暴的主要天气系统。此次沙尘暴过程中在新疆北部和高原上存在两个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的|▽θ|大值带,分别与冷锋和热低压影响区域相对应,是沙尘天气主要的发生区域。GRAPESSDM模式较准确地模拟出强沙尘暴过程的动力结构,是西北地区沙尘暴预报业务及科研中可依靠的沙尘暴预报模式。强沙尘暴过程中总螺旋度负值中心与500 hPa低压槽密切相关。负值中心轴线位于高空槽附近略偏前的位置,对高空槽的发展变化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沙尘天气出现在总螺旋度零线附近的等值线密集处。水平螺旋度作为总螺旋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强对流具有预示性,并为垂直螺旋度的形成或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hpx负值中心的位置和走向与500 hPa低压槽也具有一致性。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低压槽前、高压脊后hpx负值与hpy正值相重叠的区域。hpz及ω的垂直结构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可以反映出沙尘天气强弱的演变过程。沙尘暴区上空有一对正、负螺旋度中心相配合,中低层旋转上升运动出现并发展、高层下沉运动逐渐达到最强的时段,往往对应着沙尘暴出现的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河西走廊东部“2008.5.2”强沙尘暴成因分析 [J].
钱莉 ;
杨金虎 ;
杨晓玲 ;
杨永龙 .
高原气象 , 2010, (03) :719-725
[2]   中国北方植被覆盖度特征及其与沙尘暴关系 [J].
张钛仁 ;
柴秀梅 ;
李自珍 .
高原气象, 2010, 29 (01) :137-145
[3]   河北省中南部一次沙尘暴的动力条件分析 [J].
范俊红 ;
郭树军 ;
李宗涛 .
高原气象, 2009, 28 (04) :795-802
[4]   影响中国西北及青藏高原沙尘天气变化的因子分析 [J].
任余龙 ;
王劲松 .
中国沙漠, 2009, 29 (04) :734-743
[5]   中国西北及青藏高原沙尘天气演变特征 [J].
王劲松 ;
任余龙 ;
魏锋 ;
陶健红 ;
冯建英 .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08) :714-719
[6]   水平螺旋度与沙尘暴的动力学关系研究 [J].
李岩瑛 ;
张强 ;
李耀辉 ;
孙爱芝 ;
尚宝玉 ;
陈龙泉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3) :692-703
[7]   沙尘暴天气的高空急流统计特征及动力学分析 [J].
程海霞 ;
丁治英 ;
帅克杰 ;
常素萍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6) :806-814
[8]   一次强沙尘暴过程中干空气侵入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 [J].
林良根 ;
寿绍文 ;
沈之林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3) :371-378
[9]   西北地区一次沙尘暴过程的诊断分析及地形影响的模拟试验 [J].
王建鹏 ;
沈桐立 ;
刘小英 ;
李明 ;
薛春芳 ;
孟小绒 ;
宁海文 .
高原气象 , 2006, (02) :259-267
[10]   近5a我国沙尘暴与高空急流关系的统计分析 [J].
程海霞 ;
丁治英 ;
帅克杰 .
中国沙漠, 2005, (06) :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