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中国西北强沙尘暴数值模拟及螺旋度分析

被引:26
作者
许东蓓 [1 ]
任余龙 [2 ,3 ]
李文莉 [1 ]
段海霞 [4 ]
李忆平 [4 ]
张培燕 [1 ]
刘芳 [1 ]
机构
[1] 不详
[2] 兰州中心气象台
[3] 不详
[4]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5] 甘肃省临夏州气象局
[6]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7] 不详
关键词
中国西北; 沙尘暴; 数值模拟; 螺旋度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实况观测资料对2009年4月28~30日中国西北出现的区域性强沙尘暴过程进行了天气分析,并用GRAPESSDM沙尘模式对此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然后利用螺旋度理论研究了沙尘暴的动力场结构。结果表明,500 hPa高空槽及高空锋区、地面冷锋及热低压等是形成此次强沙尘暴的主要天气系统。此次沙尘暴过程中在新疆北部和高原上存在两个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的|▽θ|大值带,分别与冷锋和热低压影响区域相对应,是沙尘天气主要的发生区域。GRAPESSDM模式较准确地模拟出强沙尘暴过程的动力结构,是西北地区沙尘暴预报业务及科研中可依靠的沙尘暴预报模式。强沙尘暴过程中总螺旋度负值中心与500 hPa低压槽密切相关。负值中心轴线位于高空槽附近略偏前的位置,对高空槽的发展变化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沙尘天气出现在总螺旋度零线附近的等值线密集处。水平螺旋度作为总螺旋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强对流具有预示性,并为垂直螺旋度的形成或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hpx负值中心的位置和走向与500 hPa低压槽也具有一致性。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低压槽前、高压脊后hpx负值与hpy正值相重叠的区域。hpz及ω的垂直结构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可以反映出沙尘天气强弱的演变过程。沙尘暴区上空有一对正、负螺旋度中心相配合,中低层旋转上升运动出现并发展、高层下沉运动逐渐达到最强的时段,往往对应着沙尘暴出现的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1]   基于GRAPES的西北地区沙尘暴数值预报模式及其应用研究 [J].
李耀辉 ;
赵建华 ;
薛纪善 ;
陈德辉 ;
沈学顺 ;
王红 ;
陈勇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9) :999-1011
[12]   宁夏中北部沙尘暴过程中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J].
李艳春 ;
赵光平 ;
胡文东 ;
李艳芳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2) :212-217
[13]   2002年3月20日沙尘暴天气的影响系统、起沙和输送的数值模拟 [J].
赵琳娜 ;
孙建华 ;
赵思雄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4, (S1) :72-80
[14]   一次引发华北和北京沙尘暴天气的快速发展气旋的诊断研究 [J].
赵琳娜 ;
赵思雄 .
大气科学, 2004, (05) :722-735
[15]   中国北方特强沙尘暴的天气系统分型研究 [J].
刘景涛 ;
钱正安 ;
姜学恭 ;
郑明倩 .
高原气象, 2004, (04) :540-547
[16]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沙尘暴的气候特征分析 [J].
尤莉 ;
王革丽 ;
吴学宏 ;
王国勤 .
高原气象, 2004, (03) :382-386
[17]   2002年3月19日沙尘暴爆发条件分析 [J].
肖贤俊 ;
刘还珠 ;
宋振鑫 ;
何金海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1) :1-9
[18]   螺旋度及螺旋度方程的讨论 [J].
陆慧娟 ;
高守亭 .
气象学报, 2003, (06) :684-691
[19]   2001年4月8日强沙尘暴天气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康凤琴 ;
李耀辉 ;
吕世华 .
中国沙漠, 2003, (06) :78-82
[20]   2002年春季中国沙尘天气与物理量场的相关分析 [J].
张平 ;
杨德保 ;
尚可政 ;
王式功 .
中国沙漠, 2003, (06) :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