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油气形成的影响因素——模拟实验的研究进展

被引:6
作者
陈晋阳
张红
肖万生
翁克难
郑海飞
曾贻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3]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广州
[4] 北京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有机质; 热解; 油气形成; 模拟实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2.1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地球上的油气资源主要是由地球深部的有机质热裂解形成 ,近年来的模拟实验对其机理获得很多认识 ,表明了有机质类型、温度、压力、催化作用以及水介质都对油气产物的特征存在影响。压力增加可能会阻碍或延迟有机质的热演化和裂解 ;水是热裂解反应的氢源和氧源 ;催化作用不仅可以改变产物的组成特征 ,而且对反应机理存在影响。动力学因素也是影响有机质裂解反应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为不同烃源岩的判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并建议进一步开展对更高压力下有机质的热演化机制、特征的实验模拟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47 / 2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海拉尔盆地乌9井煤含水热模拟生烃实验研究 [J].
付丽 .
地质地球化学, 2003, (02) :100-104
[2]   煤系烃源岩热模拟演化过程的地球化学参数特征——以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系烃源岩为例 [J].
郑建京 ;
温德顺 ;
孟仟祥 ;
吉利明 ;
孙国强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2) :134-139
[3]   煤的加水热模拟气特征对比 [J].
高岗 ;
王延斌 ;
韩德馨 ;
石军 ;
蒲秀刚 .
地质地球化学, 2003, (01) :92-96
[4]   中国有机烷烃气碳同位素系列倒转的成因 [J].
戴金星 ;
夏新宇 ;
秦胜飞 ;
赵靖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1) :1-6+11
[5]   天然气成因理论探索——拓宽领域、寻找新资源 [J].
王先彬 ;
妥进才 ;
李振西 ;
张铭杰 ;
闫宏 ;
周晓峰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1) :30-34
[6]   利用干酪根热解动力学模拟实验研究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古地温 [J].
解启来 ;
周中毅 .
地球科学, 2002, (06) :767-769
[7]   超临界水理论研究的进展 [J].
陈晋阳 ;
郑海飞 ;
曾贻善 .
化学进展, 2002, (06) :409-414
[8]   高压对天然沥青结构组成演变的影响 [J].
高志农 ;
胡华中 .
沉积学报, 2002, (03) :499-504
[9]   加温时间、加水量对模拟实验油气产率及地化参数的影响 [J].
秦建中 ;
刘井旺 ;
刘宝泉 ;
国建英 ;
金聚畅 ;
王东良 ;
郭树芝 ;
于国营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2) :152-157
[10]   加温时间、加水量对模拟实验油气产率及地化参数的影响 [J].
秦建中 ;
刘井旺 ;
刘宝泉 ;
国建英 ;
金聚畅 ;
王东良 ;
郭树芝 ;
于国营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2) :15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