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害虫红脂大小蠹的适生区和适生寄主分析

被引:22
作者
王鸿斌 [1 ]
张真 [1 ]
孔祥波 [1 ]
刘随存 [2 ]
沈佐锐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2]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3]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IPMIST实验室
关键词
红脂大小蠹; 适生区; 气候; 适生寄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63.3 [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根据发生区内的历史气象资料研究分析得出,1997年的春季干旱气候是造成1998年红脂大小蠹在山西突然暴发的原因,其中主要影响因子为春季的空气相对湿度和降水。据此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3.2和全国305个站点的气候数据预测出该害虫在我国的气候适生区,确定目前发生区并非其最佳适生区,而是稍偏北的更加干旱地区。在这些地区如果有适宜寄主存在,一旦传入害虫将会严重发生。而目前发生区害虫种群密度则随气候转常会逐渐降低直至条件适宜再度暴发。以目前最适寄主油松为参照,对发生区及潜在区的主要针叶植物挥发物组成和比例进行相似性分析,并据此对潜在寄主进行判断,确定白皮松和云杉是除油松外较危险的侵入树种。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油松萜烯类挥发物释放规律与红脂大小蠹危害的关系 [J].
王鸿斌 ;
张真 ;
孔祥波 ;
沈佐锐 ;
金幼菊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2) :75-80
[2]   红脂大小蠹形态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J].
张历燕 ;
陈庆昌 ;
张小波 .
林业科学, 2002, (04) :95-99
[3]   森林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进展 [J].
刘红霞 ;
温俊宝 ;
骆有庆 ;
王保德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1, (06) :46-51
[4]   挪威云杉幼树韧皮部挥发性物质的测定 [J].
陈鹏 ;
赵涛 ;
李丽莎 .
云南林业科技, 2001, (02) :58-60
[5]   强大小蠹生物学特性研究 [J].
苗振旺 ;
周维民 ;
霍履远 ;
王晓丽 ;
范俊秀 ;
赵明梅 .
山西林业科技, 2001, (01) :34-37+40
[6]   森林有害生物红脂大小蠹的危险性分析 [J].
宋玉双 ;
杨安龙 ;
何嫩江 .
森林病虫通讯, 2000, (06) :34-37
[7]   松属植物挥发性成分分析——辽宁不同地区的油松松针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J].
侯冬岩 ;
张维华 ;
回瑞华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9, (03) :78-84
[8]   落叶松挥发性物质与球果花蝇危害的关系 [J].
严善春 ;
胡隐月 ;
孙江华 ;
孙凡 .
林业科学, 1999, (03) :60-64
[9]   白皮松松脂的化学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J].
宋湛谦 ;
梁志勤 ;
刘星 .
植物分类学报, 1998, (06) :32-35
[10]   马尾松针叶中挥发性成分的鉴定及其对马尾松毛虫的触角电位反应 [J].
赵成华,伍德明,阎云花,李群 .
林业科学, 1995, (02) :12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