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视角下农业生态补偿的激励有效性

被引:13
作者
陈儒
姜志德
赵凯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低碳农业; 生态补偿; 碳计量; 激励关系;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18.05.19
中图分类号
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运用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模型,从低碳视角分析了农业生态补偿契约中的激励关系,进而采用调研获取的微观农户数据对这一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主导的低碳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呈现出弱激励特性,主要原因在于农户进行低碳生产努力的经济价值未能显化,以及现行生态补偿机制所呈现的刚性特征。通过运用农业碳计量模型核算碳产品产量后发现,并非所有农业项目的经营都实现了碳汇量盈余,部分农户在低碳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搭便车"的现象,如此长期来看,农户逆向选择风险较大;因子得分结果显示农户在碳产品生产任务上的努力程度不高,代理人农户以低碳为目标的生产性努力缺乏有效激励,进而导致农户低碳生产态度与低碳生产行为发生了背离;农户低碳生产意识、态度、行为是农户低碳生产努力程度的显著影响因素,以低碳生产态度影响的重要程度最高。实现农业净碳汇效益经济价值的显化、提升农户低碳生产的积极性是强化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激励有效性的两条重要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5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The Effectiveness of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B?rner J,BAYLIS K,CORBERA E,et al. World Development . 2017
[2]  
The impact of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on communal lands:an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driving household land-use behavior in Ecuador. Hayes T,Murtinho F,Wolff H. World Development . 2017
[3]  
Spatial targeting of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A tool for boosting conservation benefits[J] . Tobias Wünscher,Stefanie Engel,Sven Wunder. &nbsp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7 (4)
[4]   India [J].
Roy, Prafulla .
MANOA-A PACIFIC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WRITING, 2007, 19 (02) :167-189
[5]   黄土高原退耕区低碳农业生产模式研究 [J].
陈儒 ;
徐婵娟 ;
邓悦 ;
姜志德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 (06) :55-65
[6]   生态补偿、心理因素与居民生态保护意愿和行为研究——以秦巴生态功能区为例 [J].
张文彬 ;
李国平 .
资源科学, 2017, 39 (05) :881-892
[7]   农业生产项目的综合碳效应分析与核算研究——基于陕西安塞的农户调查数据 [J].
陈儒 ;
邓悦 ;
姜志德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3) :23-34+150
[8]  
基于碳足迹的江西生态补偿标准时空格局[J]. 胡小飞,邹妍,傅春.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2)
[9]   基于碳收支核算的河南省县域空间横向碳补偿研究 [J].
赵荣钦 ;
刘英 ;
马林 ;
李宇翔 ;
侯丽朋 ;
张战平 ;
丁明磊 .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 (10) :1675-1687
[10]   碳汇功能的设施蔬菜生态补偿机制 [J].
宋博 ;
穆月英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 (02) :7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