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的逻辑问题

被引:105
作者
岳文泽
王田雨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资源环境承载力; 国土空间规划; 内涵界定; 逻辑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研究目的:面向国土空间规划,探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内涵,揭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式与国土空间规划的逻辑问题。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由自然系统的承载力、来自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压力以及由于管理及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润滑力3个力构成;(2)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可以解构为资源的承载功能、环境要素的容纳功能以及生态要素的服务功能3个层次;(3)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空间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核心需求是摸清资源环境本底条件、科学评判当前承载压力的大小等;(4)面向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存在4个方面的逻辑问题: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能力与潜力之间的逻辑不清,生态要素承载力判断的逻辑缺乏,"木桶原理"复合思路与适宜性评价的逻辑矛盾,面向过去原则与面向未来预警之间的逻辑问题。研究结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只有明确评价对象,厘清评价中的逻辑问题,同时满足评价方案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才能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湖北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建立初探 [J].
洪亮 ;
黄露 ;
史晓明 ;
余晓敏 .
测绘通报 , 2018, (11) :103-106+110
[2]   特大型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成都市为例 [J].
贾滨洋 ;
袁一斌 ;
王雅潞 ;
刘毅 ;
李玫 .
环境保护, 2018, (12) :54-57
[3]   基于承压施压耦合曲线的城市土地承载力评价——以浙江省32个城市为例 [J].
靳亚亚 ;
靳相木 ;
李陈 .
地理研究, 2018, 37 (06) :1087-1099
[4]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回顾与展望 [J].
牛方曲 ;
封志明 ;
刘慧 .
资源科学, 2018, 40 (04) :655-663
[5]   京津冀区域大气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研究 [J].
卢亚灵 ;
刘年磊 ;
程曦 ;
蒋洪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S1) (S1) :36-40
[6]   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2016版)的基点和技术方法进展 [J].
樊杰 ;
周侃 ;
王亚飞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03) :266-276
[7]   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超载阈值确定方法探讨 [J].
杨正先 ;
张志锋 ;
韩建波 ;
索安宁 ;
张振冬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03) :313-319
[8]   面向空间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 [J].
贾克敬 ;
张辉 ;
徐小黎 ;
祁帆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03) :335-341
[9]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J].
李焕 ;
黄贤金 ;
金雨泽 ;
张鑫 .
经济地理, 2017, 37 (01) :18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