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景观格局变化及功能区划

被引:21
作者
赵华甫 [1 ,2 ]
张凤荣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
关键词
农业; 景观格局; 功能区划;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1993年和2004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借助Fragstats3.3景观分析软件,分析北京市农业景观的景观和斑块类型两个水平景观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开展农业景观功能区划。结果表明,北京农业景观的时空分异特征明显。城区耕地、园地、林地均以干扰斑块存在于城市景观基质中,面积小,分布不均,且景观多样性趋于降低;近郊区耕地、林地景观比例大,斑块面积较大,但各景观类型镶嵌分布,景观变化快速,不利于生产型农业的发展;远郊平原区耕地斑块面积大,连片程度高,是农业的重点发展区域;远郊山区耕地少且细碎,但园地、林地分布广,人为干扰小,因而适宜发展特色种植业和林果业。据此,将北京划分为城市农业生态环境调节功能区、近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区、平原农业生产功能强化区和山区农业生态涵养功能保护区等4个功能区,并提出适应于各区景观变化特征的农业引导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闽江口湿地时空演变模型及信息系统 [J].
张东水 ;
兰樟仁 ;
邱荣祖 ;
李铮 ;
张伟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6, (03) :253-257
[2]   基于GIS的农业景观格局变化研究——以福建省漳浦县马坪镇为例 [J].
程炯 ;
吴志峰 ;
刘平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04) :184-186
[3]   农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分析 [J].
付梅臣 ;
胡振琪 ;
吴淦国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6) :54-58
[4]   吉林省农田景观动态与农业自然灾害相互关系研究 [J].
何艳芬 ;
张柏 ;
马超群 ;
刘权 .
农村生态环境, 2004, (04) :19-23
[5]   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以浙江仙居县永安溪为例 [J].
孙华 ;
李云梅 ;
王秀珍 ;
倪绍祥 ;
不详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03, (02) :177-181
[6]   干旱区农业绿洲景观格局研究 [J].
角媛梅 ;
马明国 ;
肖笃宁 ;
程国栋 .
农村生态环境, 2003, (01) :22-26
[7]   农田景观规划设计及3S技术应用 [J].
付梅臣 ;
陈秋计 ;
米静 ;
谢宏全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1) :196-199
[8]   县域农业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 [J].
戴尔阜 ;
傅泽强 ;
祁黄雄 ;
李军 ;
不详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2002, (01) :59-62
[9]   农业景观的生态规划与设计 [J].
王仰麟 ;
韩荡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2) :265-269
[10]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田景观结构及动态 [J].
张柏 .
地理学报, 1998, (S1) :22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