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四平山门Cu-Ni矿化辉长岩体锆石LA-ICP-M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6
作者:
郗爱华
[1
]
蔡元峰
[2
]
葛玉辉
[1
]
孙国胜
[3
]
李碧乐
[3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南京大学地质系
[3]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年龄;
铜镍硫化物矿床;
四平山门;
吉林省;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8.01.006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吉林省四平市山门银矿受伊通-依兰深大断裂的控制,在矿区范围内除Ag-Au矿床外还发现有铜镍硫化物矿床。多年以来,人们忽视了对该小型Cu-Ni矿床的成因研究,至今未见到有关矿床精确同位素年龄的报道。文章在运用阴极发光技术对锆石晶体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利用LA-ICP-MS锆石原位定年方法,对含矿的龙王辉长岩体进行了年龄测定。结果显示,岩体形成于225.1Ma(MSWD=2.7),与吉林中部红旗岭含铜镍硫化物矿床的1号岩体年龄一致。2个受不同深断裂控制的红旗岭矿床和山门矿床成矿年代的一致性,一方面为敦化-密山断裂与依兰-伊通断裂同为郯庐断裂北延分支的观点提供了年代学依据,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区域Cu-Ni成矿作用和Au-Ag成矿作用是与郯庐断裂不同时期构造演化密切相关的规律。该成果对指导相似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和银金矿床的找寻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3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