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项延郡 [1 ]
周达新 [2 ]
机构
[1] 浙江苍南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急性心肌梗死; 低密度脂蛋白; 高敏C反应蛋白; 脂联素;
D O I
10.19577/j.cnki.issn10074406.2010.03.007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和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5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10~20mg,qd,28例)和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20~40mg,qd,26例),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2组患者TC、LDL-C、hs-CRP、sCD40L和APN水平。结果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TC、LDL-C、hs-CRP、sCD40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PN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瑞舒伐他汀组血清hs-CRP、sCD40 L水平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明显降低,APN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都能降低TC、LDL-C、sCD40L、hs-CRP水平,升高APN水平,但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低脂联素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志
    刘岩
    邹大进
    李慧
    陈月
    丁继军
    郑兴
    郭鹏飞
    [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5, (01) : 9 - 12
  • [2] 脂连素——新型的脂源激素
    陈月
    [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3, (02) : 183 -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