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营养化水体的物理-生态修复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14
作者
宋旭 [1 ]
蔡继杰 [2 ]
丁学锋 [1 ]
唐颖栋 [1 ]
机构
[1] 浙江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2] 宁波市鄞州区环境保护局
关键词
富营养化; 物理—生态修复技术; 水生植物; 微生物; 水生动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而水体物理-生态修复技术是目前一条创新的治理技术路线。物理-生态修复技术是利用培育的植物(包括浮游植物如藻类和大型水生植物等)、培养和接种的微生物、水生动物(如浮游动物水蚤和螺蚌鱼类等)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技术。通过对该技术的发展综述,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污思路对水生生态系统快速恢复的重大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65 / 46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用鲢鳙直接控制微囊藻水华的围隔试验和湖泊实践
    刘建康
    谢平
    [J]. 生态科学, 2003, (03) : 193 - 198
  • [2] 生物化感作用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李锋民
    胡洪营
    [J]. 中国给水排水, 2003, (07) : 38 - 40
  • [3]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种云霄
    胡洪营
    钱易
    [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3, (02) : 36 - 40
  • [4] 放养渔业与水体富营养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郑有刚
    王宇庭
    李凤梅
    [J].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2, (03) : 171 - 175
  • [5] 给水处理中藻类的去除
    彭海清
    谭章荣
    高乃云
    孟长再
    [J]. 中国给水排水, 2002, (02) : 29 - 31
  • [6] 活性藻系统对氮、磷及有机物的去除研究
    况琪军
    谭渝云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03) : 21 - 25
  • [7] 水网藻(Hydrodictyon reticulatum)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行性研究
    林秋奇
    王朝晖
    杞桑
    韩博平
    [J]. 生态学报, 2001, (05) : 814 - 819
  • [8] 两种人工湿地中氮、磷净化率与细菌分布关系的初步研究
    张鸿
    陈光荣
    吴振斌
    邓家齐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 575 - 578
  • [9] 水网藻(Hydrodicty on reticulatum)对富营养化水样中氮磷去除能力的研究
    王朝晖
    江天久
    杞桑
    骆育敏
    齐雨藻
    [J]. 环境科学学报, 1999, (04) : 448 - 452
  • [10] 水溞净化富营养化湖水试验研究
    张喜勤
    徐锐贤
    许金玉
    石岩
    王才
    [J]. 水资源保护, 1998, (04) : 32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