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遗植物银杏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107
作者
葛永奇
邱英雄
丁炳扬
傅承新
机构
[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系统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实验室
关键词
银杏;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保护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 ,对江苏泰兴、美国纽约的栽培银杏 (Ginkgobiloba)群体和中国 3个可能为野生的银杏自然群体 (浙江西天目山、贵州务川、湖北大洪山区 )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用 13个引物对 5个群体共 66个样品进行扩增 ,共得到 88个清晰的扩增位点 ,其中多态性位点 62个 ,多态位点百分率 (PPB)为 70 .45 %。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 :与其他裸子植物相比 ,银杏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 (He=0 .2 40 8;Ho=0 .3 5 99)。贵州务川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 (PPB =5 6.82 % ,He=0 .2 0 89,Ho=0 .3 0 87) ,江苏泰兴栽培群体(PPB =3 4.0 9% ,He=0 .12 69,Ho=0 .185 8)和美国纽约的栽培群体 (PPB =2 3 .86% ,He=0 .0 884,Ho=0 .13 12 )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和AMOVA分析表明 ,3个可能的自然群体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Gst=0 .1476,Фst=14.2 6% )。群体间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可能是人为选择压力和基因流障碍引起的。根据Nei’s遗传距离矩阵分别构建了群体间和个体间的遗传关系树状图。由UPGMA聚类分析可知 ,贵州务川群体与浙江西天目山群体优先聚类 ;美国纽约群体与湖北大洪山群体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它们可能为同一野生群体的后裔。通过对银杏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276 / 28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银杉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汪小全
    邹喻苹
    张大明
    洪德元
    刘正宇
    [J].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996, (05) : 436 - 441
  • [2] 采用RAPD和ISSR标记探讨中国疣粒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钱韦
    葛颂
    洪德元
    [J]. 植物学报, 2000, (07) : 741 - 750
  • [3] 孑遗植物水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李晓东
    黄宏文
    李建强
    [J]. 生物多样性, 2003, (02) : 100 - 108
  • [4] 贵州省务川县银杏古森林残存群落考证初报
    向应海
    向碧霞
    [J]. 贵州科学, 1997, (04) : 239 - 244
  • [5] 银杏种子后熟生理的研究
    曹帮华
    蔡春菊
    牟洪香
    不详
    [J]. 经济林研究 , 2002, (03) : 22 - 23+55
  • [6] 银杏种子后熟生理及贮藏方法的初步研究
    李近雨
    [J]. 河北林业科技, 1987, (03) : 8 - 9
  • [7] 随州银杏原生群落考证
    周亚林
    包俊
    黄河清
    [J]. 湖北林业科技, 1998, (02) : 35 - 38
  • [8] 中国银杏品种资源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研究初报
    陈学森
    邓秀新
    章文才
    张艳敏
    [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6) : 92 - 95
  • [9] 我国银杏遗传变异研究之二——种仁营养成分和无机元素含量的变异
    林睦就
    张云跃
    马常耕
    [J]. 林业科学, 2002, (02) : 157 - 161
  • [10] 陆均松不同居群的RAPD分析
    苏应娟
    王艇
    黄超
    朱建明
    周勤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1) : 100 -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