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山西组沉积物源及源区大地构造属性分析

被引:18
作者
白斌 [1 ]
杨文敬 [2 ]
周立发 [1 ]
刘哲 [2 ]
张义楷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
[2] 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部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山西组; 物源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碎屑岩骨架组分、含量分布、古水流方向、砂岩岩石学特征、常量与微量元素及沉积构造特征等,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二叠纪山西组母岩类型、物源方向及大地构造属性进行了研究。砂岩岩石组分表明,物源主要以再旋回造山带为主,源区主要由花岗岩、浅变质岩及片麻岩类组成。砂岩百分含量图也表明,山西组沉积时的主物源区在盆地以北的阴山地区,南部仅为次物源区。古水流参数也证明物源方向为SSW。另外,沉积岩常量与微量元素分布特征显示,当时该区的大地构造环境为被动大陆边缘环境。因而可推知,二叠世山西组沉积时,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沉积以北方物源为主,且可能来自北部的阴山地区和西北方向的阿拉善地块。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物源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J].
赵红格 ;
刘池洋 .
沉积学报, 2003, (03) :409-415
[2]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和南缘古生代前陆盆地及中央古隆起成因与油气分布 [J].
解国爱 ;
张庆龙 ;
郭令智 .
石油学报, 2003, (02) :18-23+29
[3]   沉积物物源分析的现状 [J].
吴世敏 ;
陈汉宗 .
海洋科学, 1999, (02) :35-37
[4]  
古流和盆地分析[M]. 科学出版社[美]波特(P·E·Potter), 1984
[5]  
Determination of Tectonic Setting of Sandstone-Mudstone Suites Using$SiO{2}$Content and$K{2}O/Na{2}O$Ratio[J] . B. P. Roser,R. J. Korsch.The Journal of Geology . 1986 (5)
[6]   TRACE-EL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GRAYWACKES AND TECTONIC SETTING DISCRIMINATION OF SEDIMENTARY BASINS [J].
BHATIA, MR ;
CROOK, KAW .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986, 92 (02) :181-193
[7]  
Plate tectonics and sandstone compositions .2 Didckinson,W.R. and Suczek,C.A. Bull. Am. Assoc. Pet. Geol .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