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胚珠中多胺含量变化与胚胎发育的关系

被引:20
作者
陈伟
吕柳新
机构
[1] 福建农业大学植物生物学教研室!福建福州
[2] 福建农业大学园艺系!福建福州
关键词
荔枝; 胚珠; 多胺; 胚胎发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65 [];
学科分类号
090102 ;
摘要
荔枝胚胎发育与胚珠中3种多胺(PAs)含量及其比例变化关系密切.试验结果表明:正常发育的胚珠中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的含量在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均高于败育胚珠,并在花后7 d即达到最高值,其中Put的含量最高,随后都呈下降趋势.但正常胚珠中Spm含量在花后22至 31 d球形胚至心形胚发育阶段)均有所回升,而败育胚珠无此现象.败育胚珠中的 Spd和 Spm在胚胎败育期的下降速度显著大于正常胚珠,两者含量低以及在胚珠发育进程中较大的降幅与胚胎败育密切相关.(Spd+Spm)/Put和Spm/PAs比值低亦不利于胚胎发育。多胺合成高峰先于DNA和蛋白质,因而多胺可能通过调控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影响胚胎发育。
引用
收藏
页码:229 / 2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水稻开花受粉前后雌蕊中多胺和核酸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J].
李新利 ;
唐锡华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7, (02) :88-90
[2]   荔枝胚胎发育的研究 [J].
邱燕平,张展薇,丘荣熙 .
植物学通报, 1994, (03) :45-47
[3]   荔枝的胚胎学研究 [J].
叶秀粦 ;
王伏雄 ;
钱南芬 .
云南植物研究, 1992, (01) :59-65+121
[4]   水稻胚与胚乳分化发育中的内源多胺 [J].
郭枫 ;
唐锡华 .
植物生理学报, 1990, (02) :173-178
[5]   荔枝胚胎发育机制的探讨 [J].
吕柳新 ;
余小玲 ;
叶明志 ;
肖振通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89, (02) :149-155
[6]   多胺是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物 [J].
潘瑞炽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5, (06) :63-68
[7]  
植物激素及其免疫检测技术[M].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宗霆, 1996
[8]  
Developmental biology of embryogenesis from carrot culture[J] . Zinmay Renee Sung,Allen Fienberg,Robert Chorneau,Chumpol Borkird,Ian Furner,Jane Smith,Mario Terzi,Fiorella LoSchiavo,Giovanni Giuliano,Letizia Pitto,Vittoria Nuti-Ronchi.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 198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