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几丁质酶活性与大豆抗疫霉根腐病的关系
被引:9
作者:
左豫虎
[1
,2
]
芮海英
[1
]
杨传平
[2
]
刘惕若
[1
]
机构: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2] 东北林业大学
来源:
关键词:
大豆疫霉菌;
抗病性;
几丁质酶;
酶学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51 [大豆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测定了大豆不同抗性品种接种大豆疫霉菌后的几丁质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未接种的不同大豆品种中的几丁质酶活性无明显区别。大豆疫霉菌侵染后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的几丁质酶的含量和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抗病品种酶活性上升的速度比感病品种快,酶的高活性维持的时间较长。抗病品种在接种后24h酶活性达到峰值,中感和感病品种在接种后48h达到峰值。说明大豆疫霉菌可诱导几丁质酶产生,大豆品种的抗病性与几丁质酶的活性呈正相关关系。酶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为5。该酶在45℃以下,pH在4~6时酶活性稳定,超过60℃,pH超过7时酶活性丧失较快。Mn2+、Zn2+、Ba2+、Fe3+、Ca2+对酶活性有激活作用,Al3+、Ag+、Fe2+、K+、Mg2+、Cu2+、Hg2+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3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