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坡面薄层水流水动力学特性

被引:5
作者
高素娟 [1 ]
王占礼 [1 ,2 ]
黄明斌 [1 ,2 ]
张宽地 [3 ]
刘俊娥 [1 ]
袁殷 [1 ]
陈浩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多沙粗沙区; 薄层水流; 水动力学特性; 降雨强度; 坡度;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0.04.024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沙黄土坡面薄层水流水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以下结果:(1)不同坡度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坡面薄层水流流速随降雨历时的增加而增大,可用对数方程很好地描述,薄层水流流速与雨强和坡度呈正相关关系;(2)不同坡度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坡面薄层水流的平均水深随降雨强度的增加整体呈平稳增长趋势,其变化过程均可用幂函数方程描述,而平均水深与坡度呈负相关关系;(3)不同坡度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坡面流雷诺数随降雨历时的持续整体呈递增趋势,雨强对雷诺数的影响较坡度更为显著,薄层水流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层流,而是处于层流失稳状态;佛汝得数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范围基本上都大于1,且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而稳步递增,坡度对佛汝得数的影响比雨强更为显著,试验中薄层水流基本处于急流状态;(4)不同坡度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坡面流阻力系数随降雨历时的持续皆呈递减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特点 [J].
龚时旸 .
中国水土保持, 1988, (09) :4-11+64
[2]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黄河健康修复关键技术研究". 黄委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 2008
[3]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和防治对策分析 [J].
田卫堂 ;
胡维银 ;
李军 ;
高照良 .
水土保持研究, 2008, (04) :204-209
[4]   黄土高原的形成与整治对策 [J].
朱显谟 .
水土保持通报, 1991, (01) :1-8+17
[5]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及其规划研究. 高照良. 中央文献出版社 . 2007
[6]   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侵蚀产沙的多维临界 [J].
陈劭锋 ;
刘全友 ;
陆中臣 ;
李忠艳 .
生态学报, 2007, (08) :3277-3285
[7]   国内坡面流研究现状 [J].
王夙 ;
孙三祥 ;
胡清华 .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4, (04) :332-333+336
[8]   降雨条件下坡面薄层水流速度特征 [J].
夏卫生 ;
雷廷武 ;
刘春平 ;
赵军 .
水利学报, 2004, (11) :119-123
[9]   坡面细沟侵蚀过程的水动力学特征试验研究 [J].
丁文峰 ;
李占斌 ;
丁登山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3) :72-75
[10]   谈黄河中游土壤保持问题 [J].
黄秉维 .
中国水土保持, 1983, (01)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