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坳陷歧口凹陷古近系坡折体系聚砂控藏机制分析

被引:48
作者
周立宏
蒲秀刚
周建生
肖敦清
陈长伟
王书香
侯志
林常梅
夏彦渊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
关键词
斜坡区; 坡折带; 坡折体系; 岩性地层油气藏; 歧口凹陷; 黄骅坳陷; 渤海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构造背景入手,充分考虑沉积因素,提出了斜坡区坡折体系的概念,指出黄骅坳陷歧口凹陷发育了构造坡折带(陡坡、缓坡)、挠曲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古地貌坡折带及侵蚀坡折带5种类型,其分布受古构造背景、断裂活动与沉积成岩因素的交互影响。类似于沉积体系,歧口凹陷坡折体系中各种类型坡折带平面上匹配,垂向上共生,其分布达歧口凹陷平面面积的70%以上。坡折带既是物源水下供给通道又是可容纳空间分布区,造就了斜坡及洼陷区的砂体十分富集,砂体分布具有"物源供砂,沟槽输砂,坡折控砂,源型聚砂"的内在机制。广泛发育的储集体使得歧口凹陷古近系油气分布具有满凹含油,叠合连片,优势富集,匹配控藏的典型特征,由此指出了歧北斜坡、滨海斜坡、板桥次凹等的坡折带与洼陷区是目前歧口凹陷古近系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371 / 3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三元耦合”控藏机制与勘探有利区分析——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古近系岩性地层油气藏为例 [J].
蒲秀刚 ;
柳飒 ;
周建生 ;
周立宏 ;
廖前进 ;
王振升 ;
肖敦清 ;
查明 ;
杨志彬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30 (06) :575-579+584
[2]   陆相断陷湖盆复式叠合油气成藏与优势相富集新模式——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为例 [J].
周立宏 ;
肖敦清 ;
蒲秀刚 ;
李洪香 .
岩性油气藏, 2010, 22 (01) :7-11
[3]   黄骅坳陷中区大型斜向变换带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J].
王家豪 ;
王华 ;
任建业 ;
肖敦清 ;
蒲秀刚 .
石油学报, 2010, 31 (03) :355-360
[4]   “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 [J].
林畅松 ;
潘元林 ;
肖建新 ;
孔凡仙 ;
刘景彦 ;
郑和荣 .
地球科学, 2000, (03) :260-266
[5]   准噶尔大型坳陷湖盆坡折带的类型和分布特征 [J].
王英民 ;
刘豪 ;
李立诚 ;
齐雪峰 ;
王媛 .
地球科学, 2002, (06) :683-688
[6]   应用坡折带理论寻找隐蔽油气藏 [J].
张善文 ;
王英民 ;
李群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5-7
[7]   陆相盆地坡折带的隐蔽油气藏勘探战略 [J].
李群 ;
王英民 .
地质论评, 2003, (04) :445-448
[8]   断陷湖盆多级坡折带的成因类型、展布及其勘探意义 [J].
王英民 ;
金武弟 ;
刘书会 ;
邱桂强 ;
李群 ;
刘豪 ;
辛仁臣 ;
杨飞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199-203+214
[9]   沉积学研究对济阳断陷湖盆油气勘探开发的推动作用 [J].
李阳 ;
邱桂强 ;
刘建民 .
沉积学报, 2004, (03) :400-407
[10]   古地貌分析在渤海古近系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 [J].
徐长贵 ;
赖维成 ;
薛永安 ;
于水 ;
程建春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5) :53-56